□ 记者 季张颖
一张临时搭建的审判台、一枚悬挂在门框上方的国徽、两方相对而坐的原被告……这是一场特殊的庭审,开庭的现场是在徐汇区长桥街道长桥三村居民活动室内,而案件正是发生在该街道的居民和房产公司之间。
原来,买房时开发商曾许诺每户装两台壁暖,但最终却变成只给全部四房户型和部分三房户型安装,近90户仅安装了一台壁暖的居民由此和开发商引发纠纷,其中原告杨先生和蒋女士先期提起诉讼。
为了便利群众诉讼、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司法效果,徐汇区人民法院将法庭搬进社区,推动潜在群体性纠纷化解在前端。近日,法院判决支持了原告方的诉请。
说好的两台壁暖缺了一台
“从买到住,他们(开发商)的工作人员都说给两个壁暖,有些人已经领到了,可我们只有一个,少的壁暖去哪儿了?”开庭伊始,两原告就向法官控诉道。
事情还得从2020年12月底说起。当时,徐汇区长桥街道某楼盘开盘,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摇号参与率达300%,开盘后很快销售一空。但对于该楼盘的近90户居民来说,在喜悦之外却增添了新的烦恼。
原来,2021年1月底,这近90户居民与楼盘开发商某房产公司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合同中明确了房屋装修标准,并有“客厅/餐厅/卧室安装壁暖,品牌为海利安或同等品牌”等字样。不少居民反映,销售时开发商承诺每户装两个壁暖,但现实中却只给全部四房户型和部分三房户型安装了两台壁暖,此举让仅安装一台壁暖的三房户型业主颇为不满。
在与房产公司交涉无果后,不少居民找到相关部门进行投诉维权,可收效甚微。为此,90户居民中的杨先生和蒋女士率先发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房产公司交付拖欠的价值5000元的壁暖一台。
赠送壁暖是谁的“承诺”?
赠送两台壁暖是谁的“承诺”?这份“承诺”法律效力如何?这些成了法官在审理中要理清的焦点。
庭审现场,两原告表示从买房到实际入住,被告工作人员口头一直约定所有户型均给两台壁暖,实践中小区多位三房业主也拿到了两台。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原告还拿出了交房现场工作人员“每家两台壁暖”的录音,同小区已拿到壁暖的三房业主也出庭作证,以证明三房户型应配备两台壁暖。
被告代理律师表示,原告主张没有合同依据,合同中关于壁暖并无具体数量的约定,看房的时候也没有明确是两台。有些业主拿到两台不能说形成事实上的合约,不能证明其他业主同样可以拿到。“我们从未承诺过三房户型有两台壁暖,都是业主之间的口口相传。实际操作过程中,具体交付人员既有物业也有总包,加上现场工作人员更替,这才失误将地暖多发给了三房户型。”被告代理律师表示。
对此,原告辩称,证人在看房时曾质疑壁暖数量,开发商表示另外一台壁暖还在路上,已是明确了两台的数量。交房当天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代表开发商,不能因为是物业或者总包,就推诿他们不能代表开发商。
示范诉讼判决推动治理一方
“居民中除了杨、蒋两家,剩下的近90户诉至法院只是时间问题。案子虽小矛盾却大,如果能一揽子解决所有居民的诉求,实现开庭一案、影响一片的法治效果,是最好的结果。”本案主审法官、徐汇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何诘弥表示,本次社区庭审缓解了涉案楼盘住户的急躁情绪,也为潜在群体性纠纷的非讼解纷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获悉,就在近日,法院作出判决,认定房产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据此房产公司应交付壁暖一台,如无法履行则应支付壁暖原价4980元。后续,法院将及时与其余当事人沟通,告知示范诉讼判决结果,引导其余居民按照判决意见先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