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早上8点半刚上班,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供水分公司南区供水管理所平塘供水管理站的供水服务代表陆培毅例行梳理好一日工单,并规划出最优路线。约摸一个小时之后,陆培毅便穿戴好工装安全帽,下楼发动“小电驴”,驶向了城市街头……
作为居民身边的一名“水管家”,这般如常的节奏,陆培毅风雨无阻了7年。
今年夏季上海持续高温,城市居民迎来用水高峰,为快速解决居民各类用水问题,像陆培毅一样的城市“水管家”们顶着烈日奔忙在大街小巷,与时间赛跑,全力守护着供水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在保民生的第一线,他们和这座城市发生着怎样的故事?高温炙烤下,近日,记者跟随城市“水管家”,开启一次不同寻常的“跑单”模式。
骑上“小电驴”户外“跑单”忙
8月9日早上10点,上海高温橙色预警已提前半小时到来。顶着烈日从站点一路骑行半小时,陆培毅终于来到了辖区最远的小区虹桥机场新村,根据内部系统复核单,显示该小区一户人家的远传表后台数据异常。
“夏季用水高峰,居民反映较多的问题是量高,我们通过复核,发现这户人家用量为0,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今天要上门核查一下情况。”
一边和记者解释着,陆培毅一边迅速上楼,找到了该户人家对应的水表,“水表是正常在走的,说明是远程传输中出现了信号故障。”很快,陆培毅便找到故障原因,同时确认水表上的表数后,进行了人工抄码,并实时上传至后台。
老旧小区的楼道里并不风凉,一番作业下来,陆培毅头上的汗水不断从帽檐边滴下来,工装背后也早已被汗渍打湿。
“高温天工单量同比日常要增加近20%,其中既有老百姓碰上问题打962740供水热线反映过来的,也有像这样通过内部复核,我们主动发现的,平均下来一天也得有10来个工单。”而这增加的工单体量意味着,陆培毅在户外“跑单”作业的时间更长。
“我们的工作性质就是在户外,一年四季已经习惯了。”擦了把汗,又顺便在下楼时检查了一下该楼道水管防冻包扎的情况,陆培毅骑上“小电驴”,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单……
自制的装备和辖区“活地图”
陆培毅所在的平塘供水管理站服务面积34.4平方公里,总共有11名供水服务代表,服务人口50万人,涉及水表超18万余只。
多年奔赴在保障城市用水安全的“最后一公里”,陆培毅对于其所在的东至中环、南至延安西路、西至虹桥机场、北至仙霞西路这一程桥服务组辖区范围内,所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以及支小马路,以及上水井盖的位置早已是了然于心,俨然已成为辖区的“活地图”。而这,也为其“跑单”途中的顺路巡检节省了很多时间。
“这个地方是一个地下水表,前段时间物业反映出现量高问题,今天再看一下情况是否正常。”在沿途经过虹桥机场新村附近一街心小花园时,陆培毅例行开展一次巡检。
由于这块地下水表地处草丛里,陆培毅带上专用工具:一根长钩及一根可伸缩的刷子。“钩子是用来开箱的,刷子是我自己做的,因为地下水表上附有树叶和泥土,需要用刷子擦拭干净。”陆培毅向记者解释道。
在高温天,对此类地下水表开展巡检,无疑是一种考验。“这种地下大表一般位置都比较偏僻,毒蚊虫是习空见惯的了,有时候还会碰上老鼠、马蜂窝,或者是各种污物,环境相当恶劣,有些地下水表还比较深,人得钻进去大半个身子才行。”所幸经过检查,陆培毅确认该绿化水表没有什么大问题。
一个电话你呼我应解民忧
在历经两个多小时兜兜转转,处理了多个工单后,陆培毅在午间12时许回到站点,可刚刚坐定没多久,手机铃声又突然想起……
“老李,怎么啦?好的好的,等我忙完手中的活就过来看看。”电话那头,是家住福泉路一小区的空巢老人来电反映家里水表有些晃动,不明所以之下求助到陆培毅。考虑到下午上门可能影响到老人休息,陆培毅顾不上吃饭,决定乘着午间时分先把这一单跑完。
不出10来分钟的功夫,陆培毅便已骑着“小电驴”出现在了李老伯家的楼下。“小陆,谢谢你了。”打开门的瞬间,李老伯无比高兴。
经过现场检查,陆培毅发现,李老伯家的水表确实有点晃动,“可能是管子里有空气,排排气就可以。”说着,陆培毅先后打开了厨房间和淋浴间的水龙头,进行排气处理。“阳台上还有管子通过去伐?也帮你去看看。”而就在阳台上,陆培毅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此处的水龙头并没有拧紧。
“老李,你来看一下,现在黑色梅花针不动了,主要你阳台上没有关紧,现在好了。”李老伯见状,连连道谢。
“跑得时间久了,辖区里很多居民自然而然也就熟悉了。”陆培毅说,像李老伯夫妇最初就是通过一通热线电话上门服务结识的,而今,老人家一有用水问题,就习惯性地拨打他的个人电话。
结束这一单回到站点,吃上中饭已是下午1点。“中饭时间不定,才是日常。”陆培毅无所谓地对记者笑了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