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政法融媒

复制车辆电池序列号“共享”涉犯罪

杨嘉晨

本文字数:1059

  □  杨嘉晨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在于动力电池,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将目光瞄准动力电池,通过违法犯罪牟取利益。近日,嘉定区检察院对两名复制新能源车电池序列号给他人“共享”的被告人,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提起了公诉。

  2023年5月23日,嘉定警方接到某品牌汽车电池运营部门的报案,称其企业平台动力电池数据存在异常,同一个新能源汽车电池序列号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在北京、上海等不同地点,还不止一两起。

  根据《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每一块新能源汽车配置的电池,应当配备唯一的序列号。通过进一步侦查公安机关发现,有人私自拆装了汽车电池,并将同一序列号的电池信息复制后,替换到该品牌多辆不同的新能源汽车上使用。这些被替换序列号的新能源汽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因之前遭遇过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导致电池组被锁电(新能源汽车在特定情况下,电池的充电或放电被限制),无法充电和行驶。

  由于犯罪手法新颖,嘉定区检察院依法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同年6月,刘大鹏、刘二飞(化名)被警方抓获,两人对自身的违法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原来,刘氏兄弟经营一家汽车电路维修厂,又于2022年注册了一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哥哥刘大鹏是公司的负责人,弟弟刘二飞负责维修等业务。

  2022年年底,顾客用板车拖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来到刘大鹏店里,询问是否能维修泡水车。

  此前,刘大鹏的同款新能源汽车也因为电池被浸泡变成了泡水车,导致车内电池被上锁。这类泡水车具有一定安全隐患,需要经过4S店专业人员检查、维修后,确保电池能够正常使用,才会给电池解锁。刘大鹏前往汽车销售服务4S店维修后,汽车得以正常使用。

  有了上述经历后,刘大鹏检查完顾客的车,与刘二飞商量,打算尝试维修。二人通过自行琢磨,最终把顾客故障电池解开了。他们将刘大鹏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信息完整复制下来后,再将该信息覆盖到顾客新能源汽车中的故障电池上,故障电池即可解锁并再次使用,所对应的序列号也发生了改变。

  这次“成功”的案例让刘大鹏嗅到了商机,他在网络交易平台上发布相关维修新能源汽车电池锁电的视频,以低价出售维修服务。等维修业务熟练后,甚至可以把故障电池寄到维修厂,将故障电池解锁后再寄回。

  “非法篡改新能源汽车电池数据的行为,让那些故障电池能够重新上路,极大增加了车辆自焚、交通事故等发生概率,带来严重安全隐患。”承办检察官说,“本案中,被告人刘大鹏、刘二飞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数据进行修改,后果严重,应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嘉定检察”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政法融媒 B01复制车辆电池序列号“共享”涉犯罪 杨嘉晨2024-08-23 2 2024年08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