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于雅洁
本报讯《民法典》已将“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如何治理骚扰电话乱象成为民众广泛关注、呼声强烈的突出问题。“解决群众烦心事”是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的基本要求。日前,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公诉。
自称是某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邀请老杨加入公司群听投资课程,但让老杨生气的是,明明在第一次接到电话时他就已明确表示拒绝,可对方依旧不依不饶,每隔几天便给老杨拨打电话。气不过的老杨向辖区公安派出所报警。
经查明,拨打电话的人是某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这家公司的法人黄某于2023年9月,以5500元的价格从他人处非法购得公民个人信息。后黄某成立某科技有限公司,招募数名员工,要求员工冒充证券公司的相关人员,以购买到信息的公民为目标客户,通过拨打电话和添加微信的方式,向客户推荐付费荐股课程,并引导客户在特定证券开户,以此牟利。案发后,公安机关从黄某处扣押了两个U盘,从中检查出涉及公民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记录10955条。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罚。松江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黄某以非法购买的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从事非法经营活动,其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已对其依法提起公诉。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