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陈颖婷
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文博展馆,如何通过校外实践链接出更多可能性?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如今,上海正在通过立法探索为此破题。
日前,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创制性法规《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相关地方立法,为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提供了制度保障。记者获悉,目前,市教委正在修订规范性文件《上海市初中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将于近期发布。
校外实践学什么
“怎样的人才能成为劳模?劳模和工匠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带着这些问题,娄山中学的同学们在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区疾控中心(区卫监所)副主任蔡恩茂的带领下,走进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健康监督所)“蔡恩茂中小学生健康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校外实践教育。在各个实验室前,蔡恩茂向同学们讲解了最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检测原理,同学们在参观中不时向蔡恩茂提问,组成了一幅生动的课堂画卷。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看到了很多只在报纸和网络上见过的实验场景和实验仪器,学到了很多学校课堂学不到的知识。
据了解,近年来,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积极推进校外实践教育,但实践中存在着资源供需不够匹配、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社会支持有待增强等问题。为进一步构建“校内外育人共同体”,充分发挥校外实践教育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通过立法予以引领规范。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阎锐表示,《规定》是创制性立法,目前关于校外实践教育,尚无国家上位法和兄弟省市的地方立法,《规定》是本市率先进行的立法探索。《规定》是促进类立法,着眼于促进全社会资源挖潜汇聚和有效利用,特别是争取教育系统外的力量支持。同时也是“小切口”立法,专门针对中小学校开展校外实践教育作出规定,限定适用范围,注重务实解决实际问题。
《规定》明确,校外实践教育是指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以提升道德素养、学习素养、体育素养、美育素养、劳动素养为主要内容,组织本校学生在校外通过参观体验、实践探究等多种形式开展的实践教育活动。这表明,教育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全面素质的提升。这样的改革使得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内的行为,而是通过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现实中学以致用,感受知识的活泼与多样。
校外实践哪里学
“今年我们学校发了《上海市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家庭护照》,里面有很多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的介绍,都是以看、听为主,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实践类的场馆列入这本护照中”……在《规定》征询环节,来自徐汇区华漕镇5所学校16名第一次参加立法征询活动的学生代表积极发声,提出多条对校外实践教育的建议。为了对这部创制性法规“开门立法”“科学立法”,全市30多万中小学生、800多所中小学和400多个社会实践基地参与了立法调研问卷调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已拥有26家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200余家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2200余家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规定》明确,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少科站、青少年活动营地等,应当承担校外实践教育职责,发挥示范作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体育场馆、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烈士纪念设施等,应当积极参与校外实践教育,为学校开展校外实践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支持和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拓展功能,开放或者建设其他可供学校开展校外实践教育的场馆、设施。
根据《规定》,市、区校外实践教育场所资源库应当向社会公布,载明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开放时间、可容纳人数等,并实行动态调整。
而这些校外实践教育场所应当结合自身条件和特色,配合学校开发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校外实践教育课程资源,配备符合要求的设施设备和专业人员,优化校外实践教育场所管理和服务,不得开展有损学生身心健康或者损害学生合法权益的活动。鼓励校外实践教育场所提供延时服务、错时服务,满足学生的校外实践教育需求。这也意味着,通过整合校内外力量,校外实践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校外实践怎么学
“CityWalk可以更好地了解上海城市故事、彰显城市品格和文化魅力。能否将其带到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市人大代表吴鹏宏表示,目前学校的教学实践,大多是以室内活动为主。如何推进教学方式创新,需要更多探索。可以邀请某些领域的专业人士,比如人文、建筑等行业从业者,和学校老师一起为更多青少年提供专业介绍,开展建筑阅读和海派城市考古,深切感受上海城市的暖与美。”
市教委表示,《规定》明确校外实践教育是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学校培养目标,组织本校学生在校外通过参观体验、实践探究等多种形式开展的实践教育活动。各区各校将全面履行法定职责,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本市课程实施办法,将校外实践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实施计划,充分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依托不同场所资源,开发校外实践教育课程,把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转化为鲜活的育人素材。据悉,针对初中生校外实践,市教委正在修订规范性文件《上海市初中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将于近期发布。
《规定》还鼓励校外实践教育场所建设智慧场馆,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数字化实践体验场景,推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提高校外实践教育效能。同时鼓励和支持文艺、体育、科技工作者等个人以及志愿服务组织,为校外实践教育提供志愿服务。
安全也是校外实践教育的重中之重。记者注意到,《规定》明确,校外实践教育场所应当依法履行安全职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保护设备和人员,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保障学生活动安全;按照规定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同时,学校应当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管理,增强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教育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落实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
校外实践教育场所的行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教育、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指导监督校外实践教育场所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