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法学院

全球人工智能法学教育联盟成立

推动法学教育的智能化转型与发展

朱非

本文字数:1177

  8月20日,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提供学术指导,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广东省人工智能法律应用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全球人工智能法学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法律实证研究科学化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法学教育与法学实证研究科学化,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法学教育新模式、法学研究新方法。

  为构建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提供科学方案

  全球人工智能法学教育联盟成立大会上,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围绕如何开展智能化时代下的法学人才培养工作发表讲话。他表示,联盟的成立将助力法学界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创新的思维、更务实的行动,共同推动法学教育的智能化转型与发展。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姜伟表示,联盟的成立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引领数字法学的研究潮流,提高数字法学研究的前沿性和国际性,为构建公平、公正、开放、安全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提供科学方案。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秦天宝教授表示,“科学+法律”是人工智能法律的基本架构,希望联盟今后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人才互聘,发挥集团的力量与优势,相互支持实现共同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永忠教授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法律领域和法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助于推动实践工作人员提升认知、增强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培养更多既懂技术又懂法律的高素质人才。

  澳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唐晓晴教授表示,人工智能对法学教育本体的影响,不是闭门造车可以发现,只有通过跨学科、跨国界、引入新的思维才可以取得突破,成立联盟正当其时。

  研讨阶段围绕“人工智能法律实证研究方法论”“人工智能法律实证研究实践路径”两个议题展开,与会学者立足前沿问题交流互鉴。

  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为大会做总结发言时表示,人工智能的“智”一定是人的智慧,人工智能的“能”则是科技能量,需要运用真实的数据、现代研究方法进行实实在在的研究。

  推动人工智能法学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

  此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全球人工智能法学教育联盟章程(草案)》及全球人工智能法学教育联盟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名单。

  据介绍,全球人工智能法学教育联盟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东南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凯原法学院、中山大学法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澳门大学法学院、广东省高校人工智能法律应用重点实验室共同发起设立,首批理事单位含境内外法学院校、研究机构共66家。该联盟将定期举办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培训班等活动,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法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同时,联盟还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法学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提升我国法学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朱非  整理)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1推动法学教育的智能化转型与发展 朱非2024-08-28 2 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