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中国

海南省澄迈县检察院依法能动履职

写好红树林保护“后半篇文章”

王湧

本文字数:1465

花场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  法治报特派记者  王湧

  “这些树苗刚种下去的时候只有小腿这么高,现在已经长到1米多了。”近日,海南省澄迈县检察院检察官助理杨超指着花场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不远处一片补种的红树苗,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红树林素有“海岸卫士”美誉,既可防风消浪、净化海水,又能固碳储碳、遏制气候变暖,还为鱼虾鸟类提供栖息之所。此前,由于渔民围塘养殖等原因,花场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面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

  为了保护好这片“海上森林”,澄迈县检察机关坚持依法能动履职,创建“澄心实益护青绿”品牌,以公益诉讼之力筑牢红树林安全红线,以公益诉讼之笔写好环境保护“后半篇文章”,用心守护红树林健康成长。

  抓实“回头看”,巩固整治效果

  8月22日上午10时许,澄迈县检察院检察官再次来到花场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对红树林修复情况开展新一轮“回头看”。

  杨超告诉记者,早些年,花场湾红树林遭到破坏。澄迈县检察院检察官调查发现,大丰镇盐丁村村民在花场湾红树林内围填9口鱼塘进行水产养殖,共计面积22公顷,塘内红树林存在枯死情况。

  检察官通过调取鉴定意见书等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和主客观证据等,证实村民筑坝围塘养鱼影响到红树林生长区域海水正常交换,与红树林枯死存在因果关系。

  在此基础上,澄迈县检察院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建议各职能部门依法对违法行为主体破坏红树林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理,并依法拆除筑坝养鱼的附属物和构筑物。督促职能部门依法以违法行为人涉嫌故意毁坏财物,向澄迈县森林公安分局移送刑事案件线索。

  相关职能部门收到诉前检察建议书后高度重视,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综合整治:加快围塘(养殖塘)清退工作进度、破拆围塘堤坝、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补种红树林新苗、全天候水位监控、水质检测和监测等。

  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协同共治

  澄迈县花场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设立于1995年,此前存在范围界限不清、功能区划不明的问题,给保护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为此,澄迈县检察院督促职能部门编制完成《海南省澄迈县花场湾红树林保护利用规划(2019—2035年)》和总体规划(2020—2030年),划定了花场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大功能区,为管护好红树林提供了科学规划依据。

  为解决管理职责不清、机制不全的问题,澄迈县检察院还督促职能部门报请澄迈县委批准设立了澄迈县红树林管理中心,提供专项经费,出台相关文件、制度,形成多部门巡查发现、问题处置、整改落实的工作闭环,使得红树林及湿地资源保护有了组织和管理机制保障。花场湾近5000亩红树林被分成122个小块,巡护任务分解落实到专职护林员身上,实行专人专管,对保护区边界进行常态化巡查监控。

  注重广泛宣传,提升保护成效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澄迈县检察院联合海南省检察院第一分院、澄迈县生态环境局等单位紧扣“共建绿色家园,保护生态环境”主题,到农贸市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红树林不仅是树木,更是一个生态系统。”“破坏红树林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大家要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守护好红树林。”活动现场,检察官结合办理过的破坏红树林、非法采矿等公益诉讼案例释法,号召群众如发现破坏生态环境的线索要及时向检察机关反映,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现在大家也渐渐认识到保护红树林的重要性,破坏红树林的行为也越来越少。”澄迈县检察院检察官黄国静说,红树林保护工作不能“关起门”来做,而是要做好宣传,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在群众心中,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保护红树林,就是保护我们的‘海上卫士’,就是守护一方青绿。”澄迈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李云林表示。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中国 A08写好红树林保护“后半篇文章” 王湧2024-09-03 2 2024年09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