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拍案说法

女子“以贷养贷”欠下巨债 为补洞诈骗亲友130多万元

夏天/沈浩

本文字数:1439

  □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沈浩

  金山区枫泾镇一“糊涂”女子在投资失败后,欠下巨额网贷,无力偿还的她竟选择了以贷养贷。在“雪球”越滚越大后,最终该女子将“黑手”伸向了自己发小、闺蜜、同事,骗取对方的信任玩起了“杀熟”游戏。

  近日,上海金山警方成功破获一起诈骗案,涉案金额达130多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曹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面子”“票子”哪个重要?

  2019年,曹某通过网贷方式贷款近30万元,其中近25万元帮助丈夫张先生在重庆开了一家餐饮店,剩余贷款用于自己投资。曹某顾及颜面,向丈夫谎称这笔钱是向自己父母、亲戚所借。不久后,由于餐饮店经营不善,所借欠款全部亏损,而曹某本身只是一名普通企业职工,月收入五千元的她,难以偿还自己欠下的巨额网贷,便选择了以贷养贷的方式,一步步走向“深渊”。其间,曹某还借网贷进行投资,却均以失败告终。

  直至2023年8月,曹某的网贷欠款已近250万元。借不到钱的曹某最终选择向丈夫张先生“求助”,称自己欠了网贷10万元,已经无能力偿还。当时,张先生向亲朋借钱偿还了债务。但随着还款压力的增大,曹某又陆续向丈夫坦白了100余万元的网贷债务。张先生念在夫妻一场,向父母、亲戚借款百万元,再次偿还。

  2023年年底,张先生接到了妻子曹某发小陈女士的电话,称曹某欠了她100多万元。夫妻间的信任瞬间破碎,张先生觉得妻子已经无药可救,便于2023年12月通过金山区民政局协议离婚,后来与曹某的交流仅限于孩子的抚养问题。

  向发小、闺蜜、同事“下手”

  陈女士与曹某是生活在一个村子的玩伴,陈女士年长2岁,视曹某为亲妹妹。日常生活中,陈女士对曹某也多有照顾,经常一起出去逛街,两家父母也认识,关系很不错。陈女士为人比较大方、豪爽,平时曹某遇难事向她借钱时,陈女士总是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钱借给她。

  2021年,为了偿还“还不清”的网贷,曹某便将“黑手”伸向了发小陈女士及闺蜜周女士。曹某谎称在公司担任采购一职,采购物品前期需垫付资金,等公司报销后,可以赚取一些差价,获得的差价大家平分。

  三年多时间里,曹某分别骗取陈女士、周女士113万余元、23万余元。其间,曹某还以闺蜜装修房子需要资金为理由向同事谢先生借了6万元。

  纸终究包住不火,2024年,由于陈女士急需用钱,便向曹某提出归还本金,但曹谎称财务报销还没下来进行拖延。陈女士便提出要去曹某公司了解情况,但曹某却拦在公司门口阻止陈女士进入。至此,陈女士发现自己遭遇了诈骗,于是报警。而在这四年间,曹某只在2023年4月转过一次2500元“分红”给陈女士。

  今年8月2日,金山公安分局兴塔派出所民警将曹某传唤至派出所接受调查。到案后,曹某对自己的诈骗行为供认不讳。目前,犯罪嫌疑人曹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金山公安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说法>>>

  此案中,曹某原本可以向家人尽早坦白,及时解决自己的网贷问题,但她却选择了错误的方式,让自己越走越远。在此,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市民,网贷投资、以贷养贷并非解决经济问题的良方,而是将人推向深渊的催化剂。只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规划财务、积极应对债务困境,才能让美好生活在理智与自由中绽放,而非被债务所累。同时,与朋友涉及金钱往来时,不要轻易基于“情谊”“信任”就出借大额钱款,应当保持头脑清醒。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被高额利息、回报的虚假承诺冲昏头脑,这些虚假承诺往往都是陷阱前面的“胡萝卜”,切勿轻易相信他人,如发现被骗,一定要收集好相关证据,及时报警。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拍案说法 B05女子“以贷养贷”欠下巨债 为补洞诈骗亲友130多万元 夏天/沈浩2024-09-06 2 2024年09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