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情理法

子女不成器 家产遗赠孙女 效力遭质疑 幸好有人作证

沈婧/王净原

本文字数:2524

资料图片

  老人年轻时艰难创业,挣下万贯家财,岂料几个子女均不成器。为了家族的未来,老人痛下决心,将大部分财产以遗嘱的形式留给了孙女。

  几个子女自然不服气,老人死后,便一纸诉状将孙女告上法庭。

  有了遗嘱,孙女本以为胜券在握,谁知并非如此……

  □  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  沈婧  王净原

  不成器的子女

  谢萌(化名)是奶奶带大的孩子。小时候,奶奶总爱在她耳边絮叨着当初创业有多不容易、现在的生活又是多么安稳美好,她虽然听得耳朵生茧,但每每有人问起,她却又会异常骄傲地告诉别人:“我奶奶是很了不起的人。”

  谢萌的奶奶没读过什么书,小时候家里穷,于是早早让她嫁了人。奶奶并不抱怨什么,嫁给爷爷之后,便一门心思经营起了自己的小家。爷爷体弱多病,好在家里有间祖传的小作坊。于是,奶奶便包揽了小作坊的一切工作,每日天不亮便起来做活,忙完已是深夜,生病、怀孕时也不停歇。生了孩子,她便将孩子带在身边,一边照顾一边做工。年复一年,奶奶燃烧着她的生命,逐渐照亮了晦暗的前途。在奶奶的操持下,小作坊变成了大工厂,家里的生活也逐渐有了起色。

  但这样没日没夜的忙碌,却也的确疏忽了对孩子们的照顾。奶奶有五个子女,谢萌的爸爸排行老四,尚算比较争气,却也只是读完了高中,此后便回到家里的工厂帮工。其他几位叔叔伯伯都几乎没有正经工作,爷爷奶奶要他们回家帮忙,他们又嫌厂里的工作太苦太累。于是,每日在村中游手好闲、打牌遛狗,没钱了便问老爹老娘要。爷爷奶奶虽时常感到痛心,无奈几个孩子都已成年,无论他们再怎么唠叨,都已于事无补。

  最疼爱的孙女

  或许正因为几个子女都不成器,奶奶十分重视对孙辈的教育。

  谢萌是孙辈中第一个孩子,幼年时父亲因病致残,母亲和父亲离婚后改嫁,因此奶奶对她格外疼爱。

  谢萌上高中后不久,爷爷突然得了重病,但几个子女谁也不愿意来身边照顾,家里只有谢萌和奶奶忙前忙后。

  某日,谢萌的小叔破天荒地现身,说他来照顾几天。没想到他支开奶奶后,竟意图哄骗爷爷写下遗嘱,将财产都归到他的名下。

  爷爷身体本就虚弱,被小叔如此一气,病情急转直下,几天后就撒手人寰了。

  几个叔叔伯伯因为这事和小叔吵得不可开交,甚至相互间也产生了矛盾。大家唯一能达成共识的,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事再次发生,应该提前将每个人应得的家产分配好。

  在闹哄哄的争吵声中,奶奶一直沉默着。

  葬礼之后不久,奶奶召集了全部子女,外加几位德高望重的村干部,一起开了家族会议。

  会议上,奶奶宣布了三则重磅消息:

  第一,爷爷留有一份亲笔写的遗嘱,遗产全部归她所有;

  第二,她也将拟定一份遗嘱,将绝大部分财产都留给孙女谢萌;

  第三,从今以后,除了孙辈的教育费用,她不会再给子女一分钱。

  这个决定自然遭到了所有子女的激烈反对,但奶奶并不管吵作一团的几个子女,只看着谢萌的眼睛对她郑重地说:“这个家、这个厂,将来都要靠你了!”

  懵懵懂懂中,谢萌意识到这是极重的托付。

  奶奶请几个在场的村干部作见证,当场拟好了一份遗嘱,几人先后在遗嘱上签字、画押。

  几个叔叔伯伯见无力回天,恨恨地离开了,此后一直到奶奶离世,都不曾再有来往。

  终于获得遗赠

  寒来暑往,谢萌一边照顾奶奶,一边帮忙管理工厂的事。大学毕业后正式接管工厂后不久,奶奶因病永远离开了她。

  奶奶离世后不久,谢萌就收到了法院的传票,几个叔叔伯伯一纸诉状将她告上了法院,要求继承遗产。

  这个消息,对谢萌来说并不意外。

  法庭上,她拿出了奶奶的遗嘱,以为胜券在握。

  但是对方同样有备而来,他们表示,谢萌作为孙女,并不属于奶奶的法定继承人,因此奶奶以遗嘱的方式将遗产给谢萌的行为,在法律上属于“遗赠”。

  而法律规定,受遗赠人需要在知道受遗赠后的六十天内做出接受的意思表示,而谢萌并没有做出过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

  因此,哪怕这份奶奶亲笔书写的遗嘱是合法有效的,谢萌也无权继承,而是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办理,也就是由几个叔叔伯伯共同继承。

  这可急坏了谢萌,此时距离奶奶留下遗嘱已过去了好多年,奶奶去世后她跟这几个叔叔伯伯几乎没有交流,该如何证明自己曾表示接受遗赠呢?好在,两位当初见证了遗嘱订立的村干部,同时受奶奶托付帮助料理后事。

  这两位村干部身体都还硬朗,也都愿意到法院来作证。

  最终,法院认定谢萌已经在法定时间内明确表示接受遗赠,因此,遗产都应由谢萌继承。

  虽然此事尘埃落定,但谢萌却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因为她始终记得奶奶当初对她说的那句话:“这个家、这个厂,将来都要靠你了……”

  律师解析

  接受遗赠

  留意“60天”时限

  被继承人生前对于遗产分配做好了书面安排,这样的安排一般被称为“遗嘱”。但是,事实上其中有一些“遗嘱”的法律性质属于“遗赠”,它和遗嘱还是存在差别的,尤其是接受遗赠有六十天的时限,但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一规定。

  我们通常说的“遗嘱继承”,针对的是法定继承人。

  根据《民法典》,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的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如果想把自己的财产通过遗嘱的方式给到孙辈,就不能通过遗嘱继承实现,而只能通过遗赠。

  遗嘱和遗赠,虽然在形式上没有很大的分别,都需要被继承人订立一份有效的“遗嘱”,但在程序上却有一处很大的不同。

  如果通过遗嘱继承,继承人不需要作任何表示,而且无论过了多久,法定继承人的权利都不会消失。

  但对于遗赠,法律却规定必须在一定时限内明确表示接受。

  《民法典》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如果超过六十天的时限,受遗赠人没有任何表示,就会视为放弃接受遗赠。

  由于遗赠是遗赠人死后生效的法律行为,如果被继承人在遗赠人生存时已知受遗赠之事,也必须在被继承人死亡之日起六十天内作出接受遗赠的表示。

  所以,本案中谢萌如果在奶奶去世后六十天内没有明确表示接受赠与,就视为放弃遗赠,即使存在有效的遗嘱,她也不能顺利继承奶奶的遗产。

  在这种情况下,遗产将由位于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进行继承。

  对于六十天时限的计算,实践中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被遗赠人在遗赠人死亡后才知遗赠之事,起算点为“被遗赠人知道受遗赠之日”。

  二是被遗赠人在遗赠人死亡前已知遗赠之事,起算点应为“遗赠人死亡之日”。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情理法 B06子女不成器 家产遗赠孙女 效力遭质疑 幸好有人作证 沈婧/王净原2024-09-11 2 2024年09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