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非常悦读

青春随时间而逝 夏天却永不消亡

戚风

本文字数:1403

《谋杀夏天》赵小赵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高考结束后,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夏日,备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孟海被人杀害,血溅防空洞。原本作为目击证人的少女江蓝突然向警方自首,以误杀罪名入狱,轰动了整座县城。许多年后,江蓝的同学、“萤火虫”乐队的吉他手顾小白回老家担任刑侦队队长,在调查一系列死亡案件的时候,顾小白发现它们都隐隐指向多年前的孟海老师被杀案。2005年,那个夏天,那段血色青春,藏着更大的谜团。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高考后的夏日,正如“永远有人十七岁”一样热烈、充满希冀,而就是这样的夏日午后,在湘江造纸厂防空洞内,备受厂内子弟学校学生爱戴的孟海老师却意外遇害,血溅防空洞。校内乐队“萤火虫”是受孟海老师鼓舞建立起来的,然而乐队的五名成员均卷入了这起离奇的枪击案。自此,萤火虫迷路,情愫暗藏,真相蛰伏,命运晦暗不明。

  十三年后,当时乐队的吉他手顾小白回老家担任刑侦队队长,在调查一系列死亡案件的时候,发现它们都隐隐指向多年前的孟海老师被杀案,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身边的每个人都牵涉其中……经过了十三个夏天,终于秘密得以层层剥离,露出贪欲的本质,然而这场针对欲望的清算,让所有的参与者几乎无一幸存。

  小说以发生在2005年湘江造纸厂防空洞里的一起谋杀案为引子,用明暗两条线,记述了一段湮没在时光深处的残酷青春,也解密了一桩尘封十三年的悬案。

  小说中的三起谋杀案设计精巧,将悬念拉满,不同视角下展开的同一细节,配以快节奏的叙事推进,多层次、多维度地满足了读者探究谜案真相的心理需求。

  作为“社会派”悬疑作家,作者敏感地捕捉到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问题和时代情绪。

  小说评论家贺佳钰评价这部作品,“赵小赵从造纸厂的防空洞这一小小‘遗迹’开始写,写因改制而飞黄腾达者和失魂落魄者,写一种社会结构的断裂与集体的消逝,写资本与权力的逻辑对弱者施暴,写机会如何被剥夺、命运如何被篡改,写一个人的生命被合谋而取消。而被剥夺生命,是最大的事。在整部小说的起点,作者几乎不动声色甚至略带戏谑地将这件最大的事推到我们面前,直至小说结尾我们才补全,那一个生命的消逝之中,包含着对以上所有‘恶’的克服。”

  《谋杀夏天》也可以视为一群青春失意者的群像,曾经走入那条防空洞的少年们或多或少都无法摆脱那股潮湿的、一不小心就要跌倒的苔藓气息。彭大年用防空洞的秘密敲诈勒索自己的妻子和最好的朋友,而胡浩和巍子又因无法忍受长久的勒索而杀掉了大年。但讽刺的是,这群少年以为自己在防空洞内的血腥往事,其实不过是命运为他们开的玩笑。原本他们有机会拥有灿烂的人生,只是为了那个命运无情的玩笑,他们选择牺牲江蓝和孟老师的清白与名誉,换取的也不过是往后余生日日夜夜的梦魇。

  而江蓝用了一生也没有走出那条防空洞,她和孟老师一样,死在了那令人恐惧的阴影里。江蓝的死意味着萤火虫和“顾小白们”的青春真的结束了,也意味着十三年前那个夏天的美好与恐怖全部烟消云散。故事的结尾,顾小白抱着江蓝说,“我不回去了,我再也不回去了”。他说的那个不要回去的地方,是那个曾经他认为是自己秘密乐园的防空洞,但又何尝不是自己青春的废墟。

  夏天还是死去,青春曲终散场。可夏天过去,秋天就要来临,之后还有漫长的寒冬。那隐秘的伤口会不会又像幽魂一样回来复仇,我们谁也不知道。只是,在故事的终场,作者在那黑暗的夜色中凭空添了几只萤火虫,为惨淡荒凉的生活真相增添了一抹明亮,如果有人再次迷失在黑暗阴潮的防空洞,或许能凭借这点萤火光亮,走出来。(戚风  整理)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非常悦读 B07青春随时间而逝 夏天却永不消亡 戚风2024-09-13 2 2024年09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