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走过70年

群众“急难愁盼”变成代表“履职清单”

陈颖婷

本文字数:3062

人大代表调研世博家园外墙修缮工作

跨铁路桥解决了彩虹湾居民的出行难题

  □  首席记者  陈颖婷

  1954年,上海31个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和驻上海部队选举产生市一届人大代表800人,从此开启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篇章。

  站在2024年的路口,回望70年,各级人大代表认真倾听人民群众呼声与愿望,努力推动解决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人大代表的履职尽责、为民奉献,深刻地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

  从“举手”代表到人民的代表

  “两个小区墙体脱落程度、渗水情况不同,有没有考虑过用不同工艺?”“我不光关心施工进度,还关心修缮质量……”日前,市人大代表唐曙建来到闵行调研世博家园外墙修缮工作。

  在四街坊,唐曙建一行听取了修缮工艺介绍并详细询问了每层材料的功能。“浦锦街道做了详尽的施工方案,材料、工艺、施工节点等非常清楚,每层都要按照设计认真落实。”唐曙建表示。在六街坊,他再次提出“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每个楼每个小区设立施工铭牌,明确施工方和责任人,既是树碑立传,又是责任清单。

  世博家园为安置世博会动迁居民专项建造,共13个街坊,243幢住宅房屋,涉及居民约10500户。近年来,外墙开裂、空鼓、装饰条脱落现象日趋严重,为消除外墙高坠隐患,解决房屋外墙渗漏水问题,2022年初唐曙建等向市人大书面提交了《关于解决“世博家园”动迁房小区外墙渗漏、脱落问题的建议》,建议将世博家园纳入市属大居维修范畴,参照大居外墙整修,实施墙面全面整修。

  2023年以来,浦锦街道在区房管局、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城投公司等单位的指导下启动并推进世博家园房屋外墙修缮项目,采用分阶段推进、分层式跟进方式组织实施,第一批世博家园四、六街坊2024年6月初正式开工。

  项目初期就召开世博片区修缮沟通会20余次,做到诉求基本“日日清”,开设居民接待大厅,专人值守,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打造展示大厅,对世博家园的历史沿革、施工物料、工艺流程、施工进度上墙进行展示,施工全流程公开透明一目了然。两个街坊的修缮工作预计今年年底竣工。

  有问题找人大代表,成为了许多市民的共识。人大代表的“人民性”也在这一次次的为民解忧中,被勾勒出来。人大的主要工作通常被称为“四菜一汤”(“四菜”指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4项职权,“一汤”指代表工作),作为“一汤”的代表工作,目前已不是可有可无的“配汤”,而是烧好“四菜”所离不开的“高汤”。

  “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人大工作的开展靠代表,人大工作的水平看代表,人大工作的潜力在代表。”这句出自一位上海市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之口的话迅速成为大家认同的名言。代表们从专注于本职工作到优先执行代表职务,从“举手”代表变为全方位认真依法履职的“人民的代表”。

  “家站点”打造治理新格局

  2014年起,上海探索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家站点”平台,迄今全市建成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系点5000多个;1.5万名全国、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均已编入各个“家站点”。2020年,基层立法联系点覆盖上海16个区。“家站点”和基层立法联系点有一个共同目标——持续将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虹口区备受瞩目的三门路跨铁路桥连通工程于今年9月初竣工,全桥采用钢结构,全长约126米,总宽3.5米,同时设置推行坡道及无障碍垂直电梯,可满足居民的各种通行需求。

  彩虹湾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保障房基地,然而,横亘在三门路的铁路隔断,造成部分小区居民出行困扰。

  以三门二小区居民到第四人民医院看病为例,直线距离仅为885米,但是由于三门路被铁路南何线、北杨线阻断,铁路两侧的三门路是不能连通的断头路,因此居民只能绕行。而最近的步行绕行距离为2.22公里,最近的车行绕行距离为3.08公里,可能还会遇到列车通过、道口封闭等情况。这对普通就诊者来说很不方便,而对争分夺秒的危重病人来说,更意味着耽误了黄金抢救时间。同时,麦德龙超市、彩虹湾公园这些铁路以西的优质资源也很难惠及铁路以东的居民。

  群众的强烈呼声和迫切需求,引起了虹口区人大代表舒菊芳的注意。作为江湾镇街道第二市民驿站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她迅速启动了调研走访工作,连续三年提出了架设三门路天桥的意见建议。

  为缓解居民出行难题,虹口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搭建平台,联合区建管委、区市政水务中心与铁路部门积极沟通、反复研究,确定实施三门路天桥上跨南何线、北杨线立交工程,结合现状,新建跨铁路、跨河道临时钢便桥,先行解决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问题。

  从2023年5月开始,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在社区内广泛公示,居民们纷纷参与讨论,提出宝贵意见。“这不仅是修一座跨铁路桥,更是搭一座连心桥!”在区人大常委会的切实监督和推动下,三门路跨铁路桥项目的蓝图逐渐清晰。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虹口区人大江湾镇街道工委在代表联络站设立了居民接待点和意见箱,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并安排专业代表全程跟进项目执行,组织成效评估。这一创新性的参与式规划机制,得到了居民们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成为了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动力。

  “人民选代表,代表为人民,感谢人民的好代表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桥梁竣工后,居民们纷纷点赞政府的民生工程。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冬瓜、洋山芋9毛钱一斤,比小菜场便宜交关。”“噶多才10块钱,又便宜又新鲜,够吃两三天了。”日前,山西小区门口热闹非凡。居民们在琳琅满目的菜品中一边挑选,一边和邻居们分享着菜价信息,大家都对这个“社区微菜场”赞不绝口。

  位于黄浦区外滩街道的山西小区是一个混合型居住小区,近年来,随着旧区改造提档加速,附近的菜场、超市被拆,造成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买菜难、买菜远、买菜贵等问题。

  今年6月,在人大代表集中联系社区座谈会上,代表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居民们就近买菜的迫切需求。代表们对此高度重视,与街道和居委进行沟通,并经过一系列深入的调研,提出了“菜篮子进社区”的构想。

  为了跑出民生实事项目“加速度”,外滩街道及相关部门对山西小区进行多次视察调研和座谈商讨,推动便民菜摊一步步落地。经过代表们的多次协调,友菜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提出了“友菜到家”暨社区微菜场服务方案。

  8月19日,外滩街道人大代表第二片区联系点召开“菜篮子进社区”服务需求征询会。黄浦区人大代表赵春吉、茅健与山西居民区的部分居民代表共同探讨如何将这一民生工程尽快落到实处。

  在讨论环节中,居民和代表们就菜场的设置地点、服务时间、服务对象、菜品预定方式、菜金收取方式以及环境清洁卫生等多个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大家纷纷发表意见,积极建言献计。“社区微菜场应该设在小区入口附近,这样大家买菜更方便。”“服务时间也得考虑年轻人的作息时间。”经过一番讨论,大家达成了初步共识。

  8月30日,首次开进山西小区的“社区微菜场”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蔬果品质新鲜,价格亲民,最重要的是便捷,不少在周边上班的白领看到“社区微菜场”,特意拐进来买点水果再去上班。

  黄浦区人大代表、山西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富丞表示,“民以食为天”,菜场关乎老百姓的生活品质,也体现了社区的宜居水平,居民们在人大代表集中联系社区座谈会上提出的建议成为了现实,协商更是贯穿了“社区微菜场”的筹备、探索、落地,这就是一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莉新表示,要升级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层实践“百千站点”,更好调动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重点 A02群众“急难愁盼”变成代表“履职清单” 陈颖婷2024-09-27 2 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