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天平守沪

上海法院司法警察“砺警青年行”演说会举行

讲述“我在法院当法警”的故事

谢钱钱

本文字数:1936

  □  记者  谢钱钱

  “虽说是不经意的一‘蹲’,却诠释了司法警察内心对群众的关爱,放低了身姿,却树起了形象……”

  “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在训练场上摔爬滚打,练兵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在考核中我看到了轻伤不下火线的坚持,看到了两千米跑到竭尽全力地拼搏……”

  饱含激情的演说感染着现场和屏幕前的每一位观众。

  在迎接新中国75周年华诞之际,9月20日下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总队举办“砺警青年行”演说会活动。23家法院青年法警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声情并茂地讲述上海法院法警故事,共话成长历程,同探未来方向。

  声情并茂

  讲述上海法警故事

  “专案庭审要求不能换班,参与庭审的法警需保持同一个坐姿6—7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演说会上,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支队法警吴安分享了“大要案”警务保障前期筹划部署、模拟押解、值庭等经历,在他的娓娓道来中可窥见警务保障工作的严谨严肃。

  “值庭法警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身姿挺拔、精神饱满并具备‘长续航’能力。”“面对镜头实时直播,值庭法警的细微动作甚至眨眼都会被放大……”

  庭上一分钟,庭下十年功。每一场正义的较量背后,都凝聚着法警队伍无数次精益求精的演练与不懈追求。“还是要保持初心,牢记法警的职责。”吴安家住金山,每天都有将近3小时时间在路上,遇到“大要案”加班加点甚至直接住在单位也是家常便饭,但他却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严谨的态度,肩负起维护司法权威的光荣使命,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庭审保障的第一线。”

  “法院门口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作为法院第一道守护墙的法警们,往往直面当事人的悲欢离合。

  “那时的我,从警刚满一个月,面对一位声泪俱下的老大爷,我竟有些手足无措……”作为进入法院工作一年余的“萌新”,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的符娜祯回忆起一起突发情况时仍是充满感慨,“一同前往的学长告诉我‘法警要做的不仅仅是机关安保、应急处突,还有陪伴、倾听和疏导’。”这样的执法“方法论”给了符娜祯启示。

  每周例会的工作复盘时,符娜祯提出,为何不将共性问题整理成册?从此,普陀法院每位法警的衣兜里就多了一本《“警心为民  普法有我”司法警察规范执法手册》,薄薄的小册子记满了服务“大民生”的宝贵经验。

  “这本小册子包括文明规范、便民服务等,例如‘如果有当事人来找某位法官但是没有预约或者提前联系,法警该怎么做?’‘面对老百姓不理解的执法甚至情绪比较激动时,法警该怎么处理?’”工作日复一日,符娜祯表示更要时刻绷紧安全弦,化解各类突发事件,守好法院的安全门。

  而面对新时代警务工作要求,来自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支队的高斐分享了他在“数字警务工作室”与22位小伙伴的探索。“走访公安学院、长宁看守所,学习前沿技术的警务运用;参观ABB超级机器人工厂,学习搭建数字业务的实践路径……”汗水浇灌成长之花,一年多来,法警小伙伴们提交了50余篇数助警务研究建议,形成8项数字理论成果……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展现法警多面性

  交流中促进成长

  本次“砺警青年行”演说会以“砺警铸忠诚,奋斗谱新篇”为主题。演说会中,23家法院法警结合警务实践,围绕刑事庭审保障、法院机关安保、执行保障、突发警情处置、实战化训练等关键词生动讲述。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数字囚车”怎么应运而生的?从“情显员”的独特视角出发,法警在人民法庭如何做好警务保障?地处国际交流的前沿阵地,涉外警务如何探索?法警为当事人的温暖一蹲如何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法警们用真挚的语言绘就了上海法院法警执法为民、守护公平正义的生动群像,不仅展现了新时代警务工作的新要求,也在“传帮带”的故事里看到了新老法警传承精神;不仅展现了司法警察维护审判安全的责任使命,也看到了他们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

  鼓励青年法警讲理想信念、说成长故事、谈工作方法,这样的青年法警人才培养并非是首次。“此前我们已经参加了很多场,包括实战化训练等等。”符娜祯表示,这次演说会让她了解了其他兄弟法院法警工作的创新做法,对今后的工作有不少启发。

  演说会上,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谭滨对全体青年法警提出了四点希望:

  要有绝对忠诚的信念。要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在服务保障大局中谋划推进工作,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准确把握履职保障与服务大局的关系。

  要有执法为民的情怀。要树立司法为民理念,善于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用细心、耐心化解当事人的“心结”,提升规范执法能力。

  要有崇文尚武的素养。要能文,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要善武,强化基本体能和专业技能训练,练就扎实过硬的实战本领。

  要有甘当绿叶的胸襟。既要从大处着眼,用新眼光看问题,用新角度想问题,用新思路解决问题,也要从小处着手,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共同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天平守沪 B02讲述“我在法院当法警”的故事 谢钱钱2024-09-27 2 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