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城事

《上海市气象条例》11月1日施行

创新应用!沪将探索人工消雾、人工增雨

陈颖婷

本文字数:667

  □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为加强气象设施建设和管理、气象预报和预警、气象灾害防御、公共气象数据开放和应用等工作,《上海市气象条例》将于11月1日起施行。记者近日从上海市气象局获悉,本市将探索人工消雾、人工增雨等人工影响天气试验成果在交通运输、空气质量改善等方面的业务化应用,推动上海多灾种早期预警卓越中心、全球台风大数据中心建设。

  《条例》共七章四十一条,规定市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本市气象设施建设规划,共享气象设施设置情况。明确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统一发布制度。对社会主体传播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予以规范。同时,《条例》还要求推动气象灾害信息共享,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协调联动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制度,要求重点单位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日常检查制度。

  市气象局表示,《条例》发布后,市气象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对《条例》中建立的气象探测设施统筹布设、公共气象数据开放应用等重点制度深化研究,定位于上海超大城市特点,结合中国气象局在上海相关试点工作的开展实施,做好气象设施建设规划、数据管理等配套措施、管理制度的评估、制定、出台,推动法规要求落到实处。同时,以《条例》为路径,本市将探索人工消雾、人工增雨等人工影响天气试验成果在交通运输、空气质量改善等方面的业务化应用,保障交通运输及生态环保。市气象局透露,将建设上海市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创新中心,加强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全体系研发,推进气象大模型等气象科技成果在城市精细化治理、气象防灾减灾领域的创新应用,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城事 A04创新应用!沪将探索人工消雾、人工增雨 陈颖婷2024-10-08 2 2024年10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