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从黄金到白银,从钻石到珍珠,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关于贵金属首饰的标识、质量等问题。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浦东新区、青浦、普陀、松江、黄浦、金山、静安、徐汇、奉贤九个区域和天猫、抖音两家网络平台47家企业销售的42个品牌80批次贵金属首饰进行了监督抽查,本次检测项目涉及贵金属纯度(含量)、质量、标识(标签、印记)3项,不合格项目为标识(标签、印记)。
不合格检出率为8.8%
根据相关标准要求,标签命名内容只能包括纯度、材料、宝石名称和首饰品种。命名名称前、后不得再有其他内容;印记内容应包括:厂家代号、材料、纯度以及镶嵌首饰主钻石(0.1克拉以上)的质量。
经检测,有7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8.8%。其中4批次标签中包含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字样,6批次印记缺少厂家代号。
如上海市金山区甄钻珠宝店在万达广场(金山店)销售的标称由上海甄钻珠宝有限公司生产(或供货)的足金3D硬金挂件,贵金属首饰命名名称中包含“3D硬金”字样,另外,该批次未标注厂家代号,均与国家强制性标准不符。
上海璨玺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在天猫拜廷旗舰店销售的标称由其生产(或供货)的足金耳饰(型号规格:约1.26g金含量999‰),未标注厂家代号,与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不符,并且标识不合格,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产品的真实情况,影响消费者正确选购。
近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公布了珠宝玉石市场监督抽查情况的公告。本次共对卡地亚、宝格丽、老凤祥、老庙、周大福、潘多拉等58家企业59个品牌100批次珠宝玉石进行了监督抽查。经检验,有16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16%。检测项目涉及放大检查、折射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10个项目。本次不合格项目是名称、标识2项。
如奈盛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小红书销售的标称由其生产(或供货)的S925银/合成立方氧化锆耳环(型号规格:02390785-658-TU;生产日期/批号:3661266737863),企业标称为“合成立方氧化锆”,实测为“玻璃”。国家标准要求,珠宝玉石定名应按照定名规则进行确定,不同品类的珠宝玉石市场价值不同,定名不准确,容易误导消费。
已责令停止销售
根据相关抽查结果,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相关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对库存产品、在售产品进行全面清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主动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并对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经营者移送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调查处理。
市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在选购贵金属首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消费者应向商家索要销售票据及证书,并要求商家在发票上标明产品的具体名称。如果旅游途中购买了当地的金银珠宝,一定要及时向商家索要销售发票,一旦发生质量纠纷,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配备检测证书,可查询CMA标识或查询检测机构官网、电话咨询等方式,查验产品证书的真实性,确认信息与实物是否匹配。市市场监管部门建议消费者选择明确标注贵金属纯度的产品。购买贵金属时,消费者应检查印记是否正确、完整,印记应至少包括厂家代号、材料及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