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3·15在线

金饰可以用“一口价”销售吗?

章炜

本文字数:1065

按件计价(“一口价”)金饰标签

  □  记者  章炜

  近日,有打假“网红”质疑部分知名黄金珠宝品牌“一口价”销售模式构成欺诈,引起了广泛热议。那么,到底什么是黄金珠宝的“一口价”销售?“一口价”销售又是否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呢?对于消费者的这些疑问,近日,上海市消保委黄金珠宝专业办进行了解答。

  什么是“一口价”销售

  引起争议的“一口价”销售,实际上指的是一种黄金珠宝首饰的计价方式。黄金珠宝首饰零售主要采取两种计价方式:一种是以克计价,就是产品上既标注克重,也标上工费,消费者购买时,先按克重乘以当日金价,再加上工费得出产品售价;另一种是按件计价,也就是“一口价”销售,即产品直接标明售价,至于克重等只是作为辅助信息,并不直接影响售价变化。

  近几年来,古法金、5D硬金等黄金首饰制造工艺不断提升,贝母、珐琅等其他材质的组合应用层出不穷,热门IP、国潮联名等文化概念也融入首饰设计,像蒂芙尼、卡地亚等高档珠宝品牌,大多采用“一口价”销售模式进行计价。而在国内黄金珠宝首饰市场,目前则既有按件计价,又有以克计价的产品。

  消保委表示,对于近年来较为火爆的黄金镶嵌其他材质的新产品,以克计价的传统模式可能导致价格较为低廉的贝母、珐琅等其他材质卖出了金价,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因此“一口价”销售模式应用在这类饰品中,倒也不失为一种更合理的计价方式。

  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吗?

  不同的黄金珠宝首饰,是否有相对应的不同计价方式?由于并没有相关的规定限制经营者采用何种计价方式,因此,黄金珠宝门店大多自行规划自家金饰的计价方式。

  消保委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知情权、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选择权。

  “克重”是国内消费者购买黄金饰品最为关注的点之一,因此,经营者在销售弱化黄金材质属性的“一口价”金饰时,应当以显著标识标明克重等信息,并避免与其他黄金饰品混淆销售,同时需主动告知消费者“一口价”金饰的售后限制条件等,减少消费者因不知情购买而引发纠纷。

  从过往的“一口价”金饰消费争议看,以材质为主要卖点的传统观念与近年来不断上涨的金价导致消费者对“一口价”销售的排斥,而门店避重就轻的宣传手段、不规范的营销方式,更是加剧了消费者的误解。

  消保委提醒,作为经营者,应当通过“明码标价”明确标示消费者最在意的金饰克重、纯度等信息,通过合理解释帮助消费者理解黄金珠宝首饰的文化、款式、工艺等附加价值,扭转过往以“保值”作为主要目的的黄金饰品消费思维定式;作为消费者,则要特别关注标识标签、核实克重纯度、确认售后规则,才能挑选到价格合理、符合心意的首饰。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3·15在线 B08金饰可以用“一口价”销售吗? 章炜2024-10-16 2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