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上海检察机关办理保险诈骗案件工作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保险诈骗罪审查起诉案件93件185人,保险诈骗案发数量整体呈下降态势,显示出司法机关打击保险诈骗犯罪、保险行业规范经营防范风险已初见成效。
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马玮玮介绍,2021年受理保险诈骗罪审查起诉案件50件107人,2022年受理29件51人,2023年受理14件27人。从特点来看,案件涉及的险种以财产险为主,其中又以车辆险占绝对多数,同时也涉及航班延误险、履约保证险等一些新型险种,人身险则主要包括工伤意外险、意外伤害险等。
“在车险骗保案件中,投保人、汽修人员甚至保险公司内部人员相互勾结而实施的骗保案件多发。”
马玮玮介绍,多起案件显示,围绕电商平台“刷单骗保”已然形成一条隐秘的黑灰产业链条,严重扰乱保险行业的正常经营秩序。
检察机关发现,当前,金融与互联网紧密融合,业务模式不断推陈出新,保险诈骗犯罪亦不断演化,新类型、新样态的犯罪行为加大了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难度。对此,检察机关建议不断优化保险诈骗刑事案件办理、预防措施,挑选精通专业技能、实务技巧、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知识的人才组建专业执法队伍,同时聘请高校、企业的专业人士担任智库“外脑”,提升执法队伍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