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孙晓光 记者 徐荔
“您也有头疼的毛病呀,那他们这儿的药材一定要试试,日常服用治病又养生,老好嘞!”菜场买菜的老人们在热心“阿姐”介绍下,高价购买“野生中药材”,然而服用后不仅没有缓解不适,竟还有不良反应……
日前,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药托”团伙诈骗案,该犯罪团伙经事先预谋,招募成员,以老年人为目标,通过编造事实、夸大药效、以次充好等手段在本市各区菜场流窜作案,短短两个月,就诈骗300多位被害人,涉案金额达234万余元。
菜场里的野生药材卖8000元
2023年3月11日,家住奉贤的王奶奶到社区菜场买菜时“偶遇”一名中年女子,对方很是“自来熟”,还热心询问王奶奶的身体情况,王奶奶便告诉对方自己有头痛的老毛病。两人路过一个中药材摊位时,中年女子突然激动地说“这次又碰到了”,接着便选购了很多石斛。摊主将石斛磨粉加工,打包称重后报价8000多元。中年女子爽气地付了款。
见中年女子毫不犹豫地买下那么贵的石斛,王奶奶觉得这摊位卖的中药材可能不错,也想选一些。摊主见机便替她配了一些三七等药材,中年女子则提醒王奶奶头痛一定要服用石斛,说话间便加了好多石斛递给摊主。“熬煮太麻烦,他们会免费磨粉,我们直接冲水服用就行。”没等王奶奶反应过来,药材已被磨粉加工。摊主将药粉打包称重后,竟然也报价8000多元。
王奶奶觉得太贵不想要,摊主却拦住她,表示已经磨粉的药材无法再售,她必须买下。中年女子也帮腔,“这些都是野生药材,买了不会后悔。”摊主还“指导”王奶奶用绑定的银行卡支付货款,由于王奶奶卡内余额不足,摊主只好取出一些药粉,最终以5000元“成交”。
回家后,王奶奶每天冲服这些中药粉,然而,她的头痛症状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还出现了胸闷、恶心等症状。家人察觉异常,询问之下才知道王奶奶吃了从菜场买来的“天价”药材。他们本想找摊主说理,却发现早已“摊去人空”。王奶奶觉得被骗,于是报了警。
台上放“面货”“底货”调包用
这场发生在菜场里的交易纠纷,属于民事欺诈,还是涉嫌刑事诈骗?通过走访辖区多个菜场,民警发现王奶奶的遭遇不是个案。经排摸调查,民警首先锁定了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的夏某、刘某、李某。
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检察机关提前介入该案。结合在案证据及嫌疑人供述,经过研判,检察官认为,夏某等人在菜场摆摊售卖中药材,表面上看属于正常的市场活动,实际上却“套路”重重,极具迷惑性。夏某等人提前备好不同价值的药材,将品质好的中药材作为摆在台面的“面货”,质量差的作为“底货”,并将“底货”提前磨粉用于调包或加量。虽明码标价却模糊计价,掩盖每斤药材实际售价高达数千元的真相。此外,夏某等人还打着免费磨粉的旗号,颠倒计价顺序,为私下调包或加量创造条件……这伙人的目的并非销售获利,而是意图实现非法占有。因此,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夏某等三人,同时引导公安机关继续侦查取证。
经过深入调查,公安机关发现“流窜摆摊”的还有其他成员,一个以黄某、王某(在逃)、夏某为首的诈骗团伙逐渐浮出水面。2023年3月起,公安机关从上海、湖北、广东等地陆续将幕后老板黄某及其他30余名团伙成员抓获到案。
团伙精心设计“药托”演技精湛
2022年7月起,黄某、王某经事先预谋,从外地批发市场购进石斛、花旗参等中药材,招募、组织人员在本市各区菜市场流窜摆摊,被害人超过300多位,涉案金额达230余万元。该团伙设有14个小组,每组有三到四人分别负责经营摊位或扮演“药托”;装备齐全,每组都有车辆、专业加工机器,分类备货;精心设计“套路”,各环节无缝衔接,配合默契。
“老板让我们推荐贵的买,所以我们主要选择石斛和人参,具体还会根据顾客的意向微调,这样他们更容易相信。”团伙中的“药托”,大多是特意招募的中年妇女,她们擅长“讲故事”,往往会虚构药材来源,夸大药效,比如治好了亲友的高血压等老年病;她们“演技精湛”,了解老人病症后,常常熟练选购贵价的“对症”药材并爽快付款,她们表现出对摊主有“超高信任度”,诱导老人“跟随”购买。
顾客选好药材后,“药托”适时聊天转移注意力,摊主则“默认”顾客需要免费磨粉或切片服务,跳过正常的称重计价顺序,利用磨粉的工夫趁机用便宜“底货”调包,以次充好、增加重量,最后再用打包好的药粉称重报价。
当顾客发现报价超出预期想要反悔时,摊主便以药材已磨粉、无法再卖为由,迫使顾客接受现实并付款。遇到个别顾客执意要退,甚至报警投诉,他们才会作罢,以防骗局暴露。
奉贤区检察院审查认为,以黄某、王某、夏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已涉嫌诈骗罪,于2023年9月起陆续对到案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近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该团伙中的29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至一年不等,各并处罚金,其余被告人仍在审理中。
说法>>>
上述案件中,为免顾客发觉上当后“回访”退货,每个案发摊位基本都是“一次性”的。经走访调研,检察官了解到辖区部分农贸市场摊位出租管理松散,缺乏相应的登记管理机制。结合调研情况,检察机关向相关社区菜场、属地镇政府及主管单位等九家单位制发检察建议书,推动堵漏建制,并联合公安机关与主管单位会签工作规定,建立协同治理、行刑衔接、联席会商等工作机制,推进行业长效长治。检察官与民警还将“反诈普法摊位”摆到了各大菜场,开启系列“菜场walk”,提醒老年人了解常见的诈骗套路,及时更新“反诈知识库”,提升识骗、防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