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别报道

老年照护机器人、移动测听验配车……

快来看! “银发经济”领跑进博新赛道

季张颖/王葳然

本文字数:2598

图为碧迪医疗展示老年人产品

图为松下展区的养老空间一角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摄

  □  记者  季张颖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欢迎搭乘BD‘进博号’超光速列车开启健康新征程!”“动车组”外观的流动线条,寓意着银发健康及居家护理系列新品的首发……这是记者昨天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看到的场景。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亿,到2035年预计将突破4亿。就在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部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银发经济”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记者昨天实地探营发现,本届进博会上,围绕“银发经济”这一关键词,一系列老年照护机器人、专用隐形眼镜、移动测听验配车集中亮相,正在领跑银发经济新赛道。

  银发健康搭建新场景

  老年“照护机器人”来了

  在碧迪医疗“进博号列车”中,陈设有诸多2024始发新品,其中就有不少银发经济的“红利”。

  “比如这款女用导尿包就是我们以‘银发健康’为战略导向,从解决老年人的临床问题出发,研发的新品。”在该展台搭建的老年人居家护理场景中,该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款外观看似普通的海绵棒。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不少老人长期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日常的排尿对他们来说就很困难,平时必须依靠护工或是家里人帮助来完成,我们设计的这款自用导尿棒能够让老人自如解决如厕问题。”

  而一旁所展示的另一款可穿戴注射装置,实现的则是便捷给药。“对于一些癌症、肿瘤老年患者,平时只要将药品灌装进容器后,将这一装置贴于腹部,直接按压就能完成注射。”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较于传统给药方式,这种可穿戴注射装置省去了老年患者来回奔波医院的麻烦。

  在技术装备展区softbank展台上,展陈的一款机器人则搭建了另一种“老年陪护”的场景。“我们这款机器人通过大模型装置,可以提供社交支持与情感互动,通过陪伴、鼓励和积极的互动,来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

  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何奕凡告诉记者,在情感关怀的基础上,通过对接外部设备,这款机器人还能实现辅助检测的功能。“比如在养老院内,护士需要日常定时给老人量血压,有了这款机器人,老人只要对他发出语音指令,机器人就可以帮助完成测量血压,并把测量结果播报给老人。”何奕凡补充说,这种科学照护是全方位的,它能够及时了解老年人的身体指标,并进行异常指标的科学预警。

  适老化生活空间

  让老年人的家有了新选择

  适老化浴室柜、马桶前移扶手、木制连续扶手……在消费品展馆,松下展区的养老空间吸引了记者的关注。

  “这边的电动升降床、电动轮椅目前主要针对养老机构采购,同时还配备有血压计、血氧仪、制氧机等,适合半介护理使用;这边是我们设计的三分离浴室,我们可以看到,智能马桶前面配备了前移扶手,梳妆镜也是前倾设计的,方便不能直立行走的老年人群的使用。”展位负责人刘芮告诉记者。

  同时,记者在现场还了解到,浴室扶手、墙板、地胶具有防腐蚀、抗菌的特性,为老年人提供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

  记者在展板上注意到,松下在日本开展康养事业已有20余年经验,在商品强化、空间价值创造过程中,注重考虑老人和看护者的身体负荷,同时,该品牌也在探索中国客户的实际需求,致力于为老年人带来安心安全的服务,其中一项就是推出生活空间适老化改造服务。

  “针对一些‘老破小’,我们也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对于追求生活品质的老年消费者,我们也为他们提供了全屋整装设计,包括健康睡眠系统、全屋净水系统、厨房橱柜及台面定制等,全方位为老年人打造健康的生活空间。”刘芮说道。

  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

  “移动测听验配车”开进场馆

  在西嘉助听器展台,一辆移动测听验配车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在国内很多远郊乡镇,尚缺乏专业的听力服务,包括在认识上,很多老年人对于听力下降往往是不自知的,听力健康的普及度并不高。”

  西万拓听力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培训师邵子岩告诉记者,但事实上,听力干预越早越好,“因为一旦老年人习惯了没有声音的环境,他适应的周期就会越长,使用体验的效果也会越长,所以从根本上需要提升国民对听力健康的认知。”

  这样一辆“移动测听验配车”的出现,致力于要解决的正是这些问题。“随着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可以预见,中国听力健康市场的需求将不断扩大,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人均听力服务的覆盖率,我们创新性地发起移动测听验配车项目,通过将这些装配专业测听室和验配工具的车辆深入偏远地区或老年社区,助力实现专业听力健康服务人人可享。”

  邵子岩表示,就在上个月,这辆移动测听验配车开进了上海的一个老年社区,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统计数据显示,从2023年6月份至今,西嘉将近30台移动验配车分别开进全国100多个城市,已顺利举办了1136场社区活动,服务超过5万人次。”邵子岩介绍。

  视力下降也要兼顾美观

  渐进多焦隐形眼镜来了

  “很多人讲‘老视’、‘老花’,大家会觉得是老年人的专属,但其实视力下降是从35至38岁开始的。”据强生安视优中国市场营销总监刘子扬介绍,目前,“老视”在中国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因为现在大家无论是办公还是休闲娱乐,用电子产品以及用眼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的眼睛就会疲劳。”

  “渐进多焦”这一概念由来已久,设计初衷是为老视人群提供自然、方便和舒适的矫正方式。就像是用摄像机摄像时可调解焦段,渐进多焦镜片就是一副“会变焦的镜片”,戴上渐进多焦镜片后,远中近距离的物体便都可以看清晰,一副眼镜相当于多副眼镜使用。

  刘子扬还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很多45岁左右的职场人士原本不戴眼镜或常年佩戴隐形眼镜,但视力下降后为了美观又不愿意戴老花镜,因此,这样一款产品正是此类人群的“福音”。

  “我们的父母都有一个习惯性动作,就是看近处物体时要上下推动眼镜。”刘子扬告诉记者,这其实就是镜片度数不匹配造成的,强生安视优渐进多焦软镜是专门为老视研发的全新产品。“目前市面上渐进多焦镜片只能满足三个点位,即上中下视野区的渐进多焦,但我们的镜片做了183个点位,有效匹配了所有视力区间。”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对于戴隐形眼镜容易眼干眼涩等问题,该产品还优化了保湿技术,减少泪液蒸发带来的眼部不适等问题。

  “这款产品在美日韩十分畅销,但在国内没有,今年我们首次把产品带到进博会,期待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记者获悉,在国家药监局的要求下,该产品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6年至2027年正式与国内消费者见面。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别报道 A02快来看! “银发经济”领跑进博新赛道 季张颖/王葳然2024-11-06 2 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