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陈姝楠
本报讯 近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三地法院、检察院、生态环境局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践,联合召开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生态保护执法、司法协同5周年会议。示范区检察机关发布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白皮书》,总结过去5年示范区生态共保联治的实践经验。记者从会上获悉,示范区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903件。
白皮书显示,2019年至2024年,示范区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903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716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87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72件,先后有8起案例入选最高检、最高法及全国范围典型案例。
记者获悉,2022年9月,三地检察机关联合法院、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在元荡湖生态岸线共建长三角联合生态修复基地暨“最江南”公益诉讼实践创新基地。活动现场发布了基地2.0版视频,展现了全新的生态“样板间”。
会上,示范区三地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共同会签《示范区生态损害赔偿与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意见》。会议同步发布示范区检察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共享清单,推动实现智能检测与检察办案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