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政法融媒

在法院警队当“斜杠青年”

金诚骁

本文字数:1605

  □  金诚骁

  小时候,我认为人民警察是临危不惧、文采飞扬、骁勇善战的……但从上海公安学院毕业并真正成为一名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之后,我发现他们还必须是忠诚可靠、目标清晰,能在每一个任务中独当一面的“六边形战士”,甚至是跨领域、跨岗位的“斜杠警察”。

  全程8小时未换班的庭审

  “庭审保障不就是开个庭嘛,这在警校模拟过,似乎没有什么难度啊!”这是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飞机”参与庭审保障前的想法。但在我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值庭、押解、看管等任务后,我慢慢意识到,刑事庭审保障是司法警察真正的战场,也深刻体会到曾经“纸上谈兵”的可笑。

  “出发!”随着这一声令下,我一天的警务保障工作就此拉开序幕。

  如果我是囚车驾驶员,就需要提前检查车辆的基础情况,在行驶过程中时刻关注周围路况,提前预判潜在危险,避免被告人因急刹车、急转弯出现恐慌和不适;如果我是值庭法警,必须在庭审开始前排除法庭内一切安全隐患,在庭审过程中,确保各方诉讼参与人遵守法庭纪律,使庭审不受干扰;如果我是押解、看管法警,必须提前了解被告人的基本信息和犯罪性质,及时调整押解工作的重心。

  一般而言,普通刑事案件的庭审时长短则1小时,长则2-3小时。但我也曾经历过,从早上提押开始到还押回法院的总时长超过13个小时、全程8小时未换班的庭审,当面对此类挑战时,必须迅速调整身心状态,全神贯注,确保庭审安全平稳顺利进行。

  在长时间的庭审过程中,始终保持思想集中、精神饱满、警容严整、动作规范是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警队的必修课。

  投身青年干警能力培养

  如何让学警得到提升?我们怎样共同学习、成长?2018年夏天,我带着这些问题回到了上海公安学院。由于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我就不断向老师请教,时刻思考怎样坚持以辅导员工作职责为准则?怎样坚持在思想上引领学警,在行为上立标学警?怎样更好地突出辅导员的示范作用?

  “上课别开小差!”“体能是基础,坚持练!”“注意警容风纪。”“马上考试了,好好复习。”现在回想起来,这些应该是我任教期间说得最多的话了。我深知,筑牢思想根基、端正从警态度、夯实体能基础,是成为一名合格司法警察必须重视的关键,所以我不厌其烦地叮嘱学警,陪伴他们不断开展警务体能训练和警务技能训练,直到所有人完成各科学习并通过全部基础考核。严厉、唠叨、啰嗦也似乎成了我新的标签。

  “请问,外滩怎么走?”“外滩的灯光秀什么时候开始呀?”“哪里有卫生间?”这是我带领学警参加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国庆外滩安保时被问到最多的几个问题。工作期间,我和学警通过学习如何解决游客求助问题及如何处理突发意外事件,切实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也始终牢记将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强化服务意识,展现司法警察学警的良好形象。

  公安学院任教经历让我对青年司法警察的培养有了更多的思考。在支队领导的帮助下,我完成《人民法院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上海法院青年司法警察培养机制研究》两项调研课题,为进一步提高上海法院青年司法警察培养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贡献了智力成果。

  做好法院的“安全护盾”

  司法警察作为人民法院的“安全护盾”,承担着维护法院正常秩序、保障诉讼参与人员和财产安全的任务。按照全国法院开展“实战化训练推进年”活动的要求,上海法院组建了司法警察实战化教官团队,我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团队定期开展实战化练兵教练员培训班,通过开展党性教育,组织常规体能训练、基础警务技能训练、法律知识培训等方式,实现跨区域、跨警队、跨岗位交流;通过技能送教,业务比拼,实战考核等模式,切实提升各级警队整体实战化水平。我作为参训教练员,也以此为契机提升了自己的实战能力。

  每一位诉讼参与人怀揣着公平公正的愿望踏入庄严的审判场所,我们的每一次实战训练、每一次危急时刻的出现,不只是为了维护审判执行秩序,也是为了体现执法温度,更是为了能够给诉讼参与人创造一个更安全、更放心、更和谐的诉讼氛围。(来源:“上海高院”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政法融媒 B01在法院警队当“斜杠青年” 金诚骁2024-11-22 2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