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巧雨
“我们要锚定张军院长提出的‘四个表率’和上海市委‘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以数字改革赋能为动力引擎,对内练内功,对外强联合,努力把‘为全国数字法院建设贡献上海样本’的工作做大做优做强。”12月1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第六次数字法院建设推进会,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贾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数字法院专班部分职能部门汇报重点工作进展情况,部分业务部门演示智能辅助审判应用场景建设情况。一线法官、法官助理、院(庭)长、专家教授、行政机关等不同主体代表在现场分享数字法院应用体会。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合作高校领导应邀出席会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陆卫民主持会议。
实现“一域经验、全市共享”
这是自去年以来上海法院召开的第六次数字法院建设推进会,此次推进会也处在上海数字法院建设进一步释放内生动力、加强外部合作的关键节点。今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来沪调研时提出,上海法院要在“政治建设、审判执行、审判管理、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做全国法院的表率。这对上海数字法院建设持续发力、纵深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推进会现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理秋宣读了上海数字法院优秀应用场景评选结果和上海法院第一批创新项目予以推广的通报。其中,优秀应用场景包含了在对内辅助法官办案、全程监督预警,对外方便公众诉讼、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以及上海法院探索研发的各类具有实效的应用场景。上海法院第一批创新项目则包含了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基层治理工作机制、轻伤害案件一体化调解中心、企业经营困境预警和预重整提示机制等创新工作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法院建设和创新项目推广都是深化改革创新、促推审判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在这次推进会上予以通报,目的是把申报的各法院成熟的创新工作成果进行总结推广,实现“一域经验,全市共享”。
对比今年8月召开的第五次数字法院建设推进会,此次推进会依然注重实效推进与“他视角”评价。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数字法院专班从智能辅助审判应用场景建设、数字赋能诉讼服务、新技术应用的实践与探索等角度汇报最新工作进展。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商事审判庭、执行局分别结合条线工作实际,现场演示智能辅助审判应用场景建设的实际效能。
据了解,第五次数字法院建设推进会以来,上海法院在“数助办案”和“数助监督”方面,常态化推进智能辅助审判应用场景建设,高院各条线主导研发营商环境、库网联通等重点场景,促推审判质效持续提升。
在“数助便民”方面,打造数字赋能当事人诉讼平台,立体化呈现诉讼数据、展现案件进程、推送场景信息。在“数助治理”方面,深化数字赋能社会治理,推动保障性住房违规出租出售、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等社会治理问题有效解决。在“数助政务”方面,推动数字政工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干部画像、数字伯乐、人才管理”等六大模块,逐步实现干部选用、培养考核等重要事项“一平台通办”。
现场交流 有感而发
“感谢每一盏‘报警灯’,让案件差错不断减少,让案件质量稳步提升;感谢每一个‘放大镜’,让案结事了事半功倍,让纠纷化解有章可循。”
“法院案件信息与其他相关监管信息的融合带来了‘倍增效应’,‘一个案件’的全流程监管,辐射至‘一类案件’的专业化审判,延伸至‘一域问题’的协同性治理。”
“借由数字法院的科技速度,融合了司法力度与心理温度,共同助力更多涉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实现了效、量、质的同步突破。”
“提高监管科技能力,是当前证券监管自身建设的重要命题,事关如何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上海法院在数字法院建设过程中,与我们的协作共建,正为此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支持力量。”
围绕数助办案、数助监督、数助便民、数助治理、数助政务五个板块,来自法院内外的一线法官、法官助理、院(庭)长、专家教授、行政机关等不同主体代表,现场交流应用体会。
而受邀出席此次推进会,听到数字赋能带来强大动力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航天产品部主任施华君和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秘书长陆雷,现场有感而发:“数字化建设成果的取得,离不开顶层设计的坚定意志,也离不开一线工作者切身的反馈和参与,上海数字法院以数据驱动重塑业务的成效,离不开这样的‘上下结合’,其背后的数字化思维,令人敬佩。”“从‘他视角’看成效,能更好凝聚共识。数字化能力提升,不仅带来生产力变革,更要求生产关系要发生革命性调整。希望上海法院进一步打开门,让更多人了解现有的机构、流程、场景。”
持续“练内功”主动“强联合”
会上,贾宇对全市三级法院的共同努力表示肯定,向与会代表委员、院校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谈及第五次数字法院建设推进会以来的新成效,贾宇指出,当前对标“四个表率”定位,上海数字法院建设仍有更进一步的着力方向,他从“练内功”和“强联合”两个方面提出下一步工作的要求——
一是练内功,推动数字法院效能提升显现。“不断完善数字法院建设路径、优化管理机制、激发实际效能,持续释放数字法院的内生动力,助力审判工作现代化。”要聚焦“优质场景”,以点带面推进场景建设全覆盖;突出“实战实效”,以用促效推动数字法院发挥更大价值;围绕“过程管理”,上下联动推进场景高质高效运行。
二是强联合,推动数字法院取得更大突破。“数字法院建设要实现更大的突破,不仅需要内部挖潜,更离不开外界的支持和帮助,要主动‘走出去’,加强合作,为数字法院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要落实上级单位要求,主动服务发展大局,积极融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融入上海“数字政法”建设。加强横向联动,全面开展对接合作,通过合作更好地回应外部主体的需求。深化研究宣传,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市法院要始终坚持‘是先行者也要是领跑者’的目标定位,大力推进数字法院建设,努力打造上海数字改革的司法品牌,为全国数字法院建设贡献更多上海智慧。”贾宇说。
受邀出席此次推进会的代表委员还有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上海交大工业创新研究院理事长王延峰,上海市人大代表、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上海市律师协会监事长、上海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副会长朱林海,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消保委秘书长、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陶爱莲。
受邀出席此次推进会的合作院校领导有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徐永林,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志刚,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长、学校办公室主任张惠虹,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彭德雷,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琳。
上海全市法院院领导、局级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