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说案

添加“偶像”QQ后遇上“警察”办案?

这种诈骗手法瞄准未成年人

陈颖婷/王畅

本文字数:735

  □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王畅

  短视频里刷到“明星”的QQ号,添加后却被“律师”指控侵犯明星隐私,随后还有“警察”以查案为名要求转账……一种瞄准未成年人的新型诈骗手法悄然兴起,通过短视频平台引流,以“追星”为饵,设下重重陷阱。

  近日,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成功办理了一起涉及“追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不仅为受害者追回了部分损失,更引发了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高度关注。这起案件凸显了检察机关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打击网络诈骗方面的坚定立场和有力行动。

  今年2月,有家长带孩子前往浦东公安机关报案,称孩子在网上被敲诈了。小雪是一名只有11岁的未成年人,案发时正在爷爷奶奶家玩手机,无意间刷到了一条关于某明星的短视频,视频里出现了明星的QQ号。出于好奇,小雪立即添加了“明星”为好友,可对方却称自己是律师,小雪的行为涉嫌侵犯明星的个人隐私。随后,该“律师”通过语音聊天引导小雪使用爷爷奶奶的微信向其转账,并威胁小雪如果不照做就会报警。在对方的恐吓下,小雪陆续转账了8笔,共计上万元,直到被家长发现。

  警方侦查后,锁定了陈某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今年以来,还有4名未成年被害人遭遇了和小雪相似的骗局并陆续报案。犯罪嫌疑人陈某某等人相互配合,通过短视频引流,吸引被害人添加“明星”个人社交账号,冒充明星、律师以侵犯明星个人隐私为由私聊被害人,甚至出示伪造的警官证,冒充警察要求未成年被害人使用家长手机配合调查并转账。

  经审查,自今年1月至案发,犯罪嫌疑人陈某某等5人相互配合,共计骗得5名未成年被害人9万余元。11月22日,浦东新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陈某某等5名被告人提起公诉。目前已为被害人追赃挽损6万元,经检察官释法说理,被告人正在积极退赃退赔。

  12月10日,法院对该案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说案 A07添加“偶像”QQ后遇上“警察”办案? 陈颖婷/王畅2024-12-17 2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