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如何吸引青年人聚在一起、学在一起、玩在一起?“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是2024年上海青年中的新潮流。近日,上海青年夜校年度大展暨夜校服务青年发展计划启动仪式顺利举办。
活动现场,团市委发布“上海共青团青年夜校服务青年发展计划”,提出每年开办不少于50节思想引领类课程、不少于100节职业进阶类课程,并将在未来一年内向各区配送不少于200节优秀夜校课程等服务青年成长发展的务实举措。同时,揭晓了“我最喜爱的十大夜校课程”、提名课程以及青年夜校服务青年发展计划入库课程名单。
“解锁”新技能
探索有趣的生活方式
启动仪式上,主持人沈伟流畅自如的表现引起了记者注意。记者了解到,她并非专职主持人,而是一名从事艺术咨询工作的青年白领。为期两个月的《主持表演》课程见证了沈伟从最初的紧张胆怯到现在落落大方,沈伟告诉记者,除了主持技巧,自信心得到提升是她在夜校学习中最直观的收获。
“青年夜校让我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主持技巧,也为我创造了舞台,让我得以实现学生时代的主持梦。同时,这些技巧也对我的日常工作有所助益,比如在做项目展示时,我能更好地为客户进行内容阐述和讲解。”在沈伟看来,另一个难能可贵之处是青年夜校为她创造了一个能坐下来认真听课、汲取知识的平台,“步入社会后,很难有机会以固定的频率,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获取知识的环境中。青年夜校让我们可以跳脱原有的生活模式,去探索另一种有趣的生活方式。”
是“学习搭子”
也是“自治搭子”
青年夜校不仅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一个多元体验、拓宽视野的学习平台,还逐渐成为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新载体。
为引导夜校学员将社区生活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有序向基层团组织建言献策,普陀团区委还在夜校所在社区探索建立了青年社群。比如,推动在和畅公寓、中岚居等青年人集聚的新居住空间建立青年自治委员会、青年议事厅、功能型团组织,鼓励学员从“夜校搭子”成为“自治搭子”,向着“从一个人居住到一群人生活”的社区新目标不断努力,切实延伸共青团的组织触角和工作手臂。
据了解,未来,团市委将健全“2+16+X”青年夜校分布体系(即打造市团校、市青少年活动中心2个市级枢纽型青年夜校,建设16个区级标杆型青年夜校,培育“X”个人气足、效果好的特色型夜校),每年开展“我最喜爱的十大夜校课程”评选,选树宣传优秀夜校课程事迹案例,支持优秀夜校课程向更多青年中心配送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