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禁毒视角

又到考试季 小心“聪明药”骗局

本文字数:1231

  最近又到了“期末考试季”,课文背熟了吗?公式会用了吗?句型掌握了吗?看着孩子思想不集中、精力不够用、学习效率不高的样子,不少家长开始焦虑,想带孩子去看“学习困难门诊”,想求“特效药”。而这样的焦虑心理,可能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比如有些人会打着“可以提高成绩”的幌子贩卖所谓的“聪明药”。

  能帮助提高记忆力、让人通往捷径的神奇“聪明药”真的存在吗?答案是:没有!

  什么是“聪明药”?

  一些人误认为“聪明药”能够提升智力、记忆力和注意力,从而能在学业或职场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但实际上,药物并不能带来这些效果。

  “聪明药”其实是个统称,主要包括利他林、阿德拉和莫达非尼这三类精神药品。

  利他林,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被广泛应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嗜睡症的治疗。其主要成分哌醋甲酯与可卡因在结构和药理上有相似之处,只是哌醋甲酯的效力低于后者,药效长于后者,容易使服用者忽略其潜在的危害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失眠、焦虑、头痛、头晕、焦躁不安、神经质、厌食、心情低落、感觉异常、多汗、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久服可出现依赖性,断药后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症状。

  阿德拉,是一种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症以及发作性嗜睡症的处方药。其主要成分右苯丙胺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显著兴奋作用,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滥用该类药物有很大的心理成瘾性,短期服用即有明显的副作用,表现为严重的抑郁倾向,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药物依赖。

  莫达非尼,是一种觉醒促进剂,主要通过刺激多巴胺能神经产生觉醒作用,属于中枢神经兴奋药物。被用于有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低通气综合征)和轮班工作睡眠疾病的成人患者。剂量依赖性的不良反应是头痛、皮疹、抑郁、口干、失眠和恶心。莫达非尼具有潜在的成瘾性与依赖性,滥用可导致情绪不稳、抑郁、狂躁、焦虑等精神症状。

  滥用“聪明药”等同于吸毒

  在我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全部属于国家严管的精神药品,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的特性,其中哌醋甲酯、右苯丙胺按照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莫达非尼自2023年10月1日起,由第一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二类精神药品。这些药只能在医生的诊断与指导下开具和使用,不能私自购买和滥用,滥用等同于吸毒。私自购买和使用可能触犯法律,并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服用“聪明药”短期内可能会有一定的精神振奋作用,但过后可能引起头痛、呕吐、过度兴奋、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种副作用,长期服用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此外,这类药物还具有依赖性和成瘾性,可能导致药物滥用和成瘾,同时会抑制或损坏少年儿童的大脑神经发育。

  有儿童发育行为科医生表示,学习成绩不理想与学习困难并不能画等号,当预期结果无法实现时,家长要防止因过度焦虑而给孩子带来挫败感。说到底,在孩子学习问题上要秉持科学和理性态度,切勿轻信他人花言巧语。世上没有“聪明药”,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综合整理自广州禁毒、中国禁毒等)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禁毒视角 B04又到考试季 小心“聪明药”骗局 2025-01-08 2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