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政法融媒

10个审判团队144人,我们这样管理

周军

本文字数:1567

  □  周军

  现在的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由4个部门合并而成,干警共计144名,职能涉及全院各类案件诉前、审中、判后的各个环节。既要抓好审判,又要建强队伍,实在是个不小的挑战。数助政工平台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和办法。

  “工具箱”

  我们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共有77名党员,设有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分散在3个办公点,其中最远距离达40公里。传统模式下,如果全庭集中开大会学习,组织工作费时费力;如果分散小组学习,统一管理难以到位。特别是“三会一课”,对于时间节点、开展频次有着严格要求。在繁忙的审判工作中,如何兼顾党建与业务,推进两者的深度融合?我这个党总支书记压力很大。现在有了数助政工平台。其中的“数字党建”模块,汇集了手机端签到、云端记录、集合整理、学习预警等功能,让支部学习可以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了我们基层党建的时效性、严肃性和规范性。

  “智囊团”

  浦东新区法院干警人数多,人员交流相对也多,所以,人才培养一直是法院的重点课题之一。“人才管理”模块,具有分析筛选、评估反馈等功能,让我们能够全面了解各类人才情况,为相关决策提供了支持。

  通过这一平台,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庭里干警特别是刚进法院不久的青年干警,参加各项培训班的成绩和综合评价,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他们的特长能力,为下一步调整岗位、合理分配工作提供参考,有效推进了精准滴灌、因人施策。

  另外,“干部画像”模块,帮助我实现了对全庭42名法官办案业绩情况的动态掌握,助力我进一步挖掘法官潜能,让我在评选优秀团队、推荐团队长人选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参考。

  “体检表”

  自2022年起,每年年初,浦东新区法院都要召开工作布置会,详细解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基层法院年度考核的工作要求。我和其他庭长一样,会根据确定的重点内容,统筹谋划年度的各项工作。以前,我想要结合往年数据进行分析时,会发现整理这些繁杂的数据,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基层考核”模块上线后,让我省力了不少。数据柱状图一目了然,清晰展现了我们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历年的条线考核和数据分析情况。

  年中,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平台反馈了我们庭各项工作的考核分数等,甚至还发送了针对性的中期测评报告,指明了我们的短板弱项,给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这就像是给庭里半年度的工作来了一次全面体检,为我们靶向施策、精细管理问诊把脉、校准方向,让我们能更加针对性地补缺补短,切实提升审判质效。

  “强引擎”

  在过去,每季度为干警评定考核等次,我常常感到“头疼”。共性的考核方案,如何解决特性的问题?我们庭共有10个审判团队,分别负责诉讼服务、诉调对接、案件速裁等,不同的工作内容,业绩实在难以横向比较。平台的“全员考核”模块,为我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平台上,我可以根据各团队承担的不同职能,为他们“私人订制”考核方案、细化考核标准,大大提升考核的针对性和适配性。通过自动抓取相应业绩数据,平台就可以智能生成每个人的考核分数和建议等次。几个季度使用下来,我觉得结果比较贴合实际。同时,数字化考核也能确保考核过程公开、公平、公正,让结果更具说服力。

  当然,有时我也会结合延伸工作等个性化业绩内容,对考核结果进行微调。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相关部门、我院政治部也可以在系统中同步看到调整理由,并对调整进行监督。

  短短数月,我和身边的同事们共同见证了各个功能模块被逐渐“点亮”,集成、高效、共享、贯通的数助政工平台逐渐形成。

  我们也感受到,数助政工平台精准对接了我们的需求,用大数据实现了队伍管理的现代化,使管理能级不断释放。我们相信,数助政工建设一定会持续优化,最终实现数字革命对法院队伍建设的全面重塑,推动队伍建设彰显新风貌。

  (作者为浦东新区法院立案庭庭长来源:“上海高院”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政法融媒 B0110个审判团队144人,我们这样管理 周军2025-02-07 2 2025年02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