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多元解纷

家中“顶梁柱”患癌症术后一个月不幸身亡

医患调解机制助力纠纷顺利化解

章炜

本文字数:1184

  □  记者  章  炜

  年仅36岁的“家庭支柱”吴先生突然身患直肠恶性肿瘤,手术后出现了肠梗阻、腹腔感染以及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一个月不幸身亡,家属无法接受现实,引发医患纠纷。医院主动向上海市闵行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医调委”)求助。医调委在受理此案后,组织专业调解员赶赴现场,经过多轮谈判和协商,医患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

  俩娃父亲不幸身亡

  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一家医院发生了一起医患纠纷案件。这起事件不仅对该医疗机构的应急处理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更深刻地揭示了医患调解机制在缓解医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推动医患关系和谐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吴先生年仅36岁,上有年迈的父母需要赡养,下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抚养,其妻子因照顾家庭未就业。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吴先生一人身上。

  不幸的是,吴先生因直肠肿物入住医院接受治疗。经过医院的仔细诊断,确定吴先生所患为直肠恶性肿瘤,医院立即组织了专业团队进行手术。然而,术后吴先生出现了肠梗阻、腹腔感染以及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尽管医院全力以赴进行救治,但遗憾的是,吴先生在术后一个月仍不幸离世。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对吴先生的家庭造成了难以承受的打击。吴先生的亲属无法接受这个现实。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医院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并主动向医调委求助。

  为医患搭建一座桥梁

  医调委在接到求助后,立即启动紧急调解程序,组织专业调解员赶赴现场。专职调解员张静文有着多年的医患纠纷调解经验,成功辅助调解了多起医患纠纷案件。在该起调解中,调解员首先耐心倾听患方家属的诉求和不满,理解他们失去亲人的悲痛和愤怒。同时,调解员向患方家属普及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引导他们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维护权益。

  在调解过程中,医院方面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医院领导参与调解,对患方家属表示了深切的慰问,并主动承认了医院在吴先生诊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误。同时,医院方面坚决表示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提出了合理的赔偿方案。

  经过多轮谈判和协商,医患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医院一次性赔偿患方家属200万元,用于弥补吴先生家庭因医疗纠纷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同时,医院还承诺将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调解心得】

  作为处理医患纠纷的调解员,要做到细致耐心听取医患双方的陈述,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需要讲明整个调解流程和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定要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看问题,尽力做到让医患双方都满意及认可。

  此次医患纠纷的成功调解,不仅有效平息了双方激动的情绪,使医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秩序,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医患双方搭建了一座桥梁,让他们有了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这一案例充分彰显了医患调解机制在化解医疗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独特作用与重要价值。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多元解纷 B04家中“顶梁柱”患癌症术后一个月不幸身亡 章炜2025-02-11 2 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