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法学院

“第二届涉外法治研究论坛”在京举办

通过人工智能立法加强涉外法治

朱非

本文字数:426

  3月15日,第二届涉外法治研究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主办,聚焦中美博弈新形势与我国涉外法治工作,为我国新时代涉外法治建设贡献智库力量。

  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长、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负责人孔庆江教授表示,人工智能自身法律属性认定、生成内容的法律属性认定以及技术伦理等方面仍有问题需要解决,人工智能应用于涉外法治还具有相当的不适应性。因此,我国应当通过加快人工智能立法、决策责任分配、强化算法伦理和透明度等路径加强涉外法治建设,让人工智能为涉外法治赋能。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代表戴昕教授表示,各国往往出于内容规制的目的强化数据安全。大国之间一方面追求数据本地化,另一方面又寻求内容的外部影响力,二者之间形成政策张力,导致数据流通面临着巨大障碍,平台内容开放度和多元化降低,国内合规体系建设受维持国际竞争力的考量牵制,国际共识更难形成,这都将成为当下和未来全球数字治理面临的重要挑战。(朱非  整理)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2通过人工智能立法加强涉外法治 朱非2025-03-19 2 2025年03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