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社会

诈骗团伙利用“亲属卡”转移赃款300万

上海警方捣毁一个“跑分洗钱”犯罪团伙,抓获30名嫌疑人

陈颖婷

本文字数:1134

  □  首席记者  陈颖婷

  以“网络兼职”为名招募团伙成员,在前端电诈分子得手后,添加被害人好友,并绑定对方送出的“亲属卡”,迅速扫码支付或转账卡内授权金额,以此转移涉诈资金。日前,上海警方从侦办的一起诈骗案件入手,敏锐发现其中可疑线索,最终成功捣毁一个利用“亲属卡”功能转移涉诈资金的犯罪团伙,抓获以陈某、庞某、黎某为首的30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去年5月,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在侦办一起投资理财诈骗案时,发现涉案嫌疑人王某的社交账号中绑定着被害人授权的“亲属卡”,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侦查员的注意。据王某供述,其利用“亲属卡”为前端诈骗分子转移涉诈资金,这种方式隐蔽性更强,不易被平台察觉。为精准打击此类犯罪,浦东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很快便查明了一个组织架构清晰、人员分布外省各地的“跑分洗钱”犯罪团伙。

  在全面掌握该团伙人员信息后,专案组于2025年1月和2月,先后两次赴外省市开展集中抓捕行动,成功抓获陈某、庞某、黎某等30名犯罪嫌疑人。到案后,犯罪嫌疑人均如实供述了各自犯罪事实。

  经查,自2024年3月以来,陈某、庞某、黎某等三名团伙核心成员,利用网络社交平台,虚构“网络兼职”项目,诱骗无业人员加入团伙。在发现所谓的“兼职”实为“洗钱”后,参与者仍受每单3%-5%佣金的利益驱使,在接受“短期培训”后,按照要求在各聊天群组中待命,随时根据指令处理涉诈资金。

  在整个诈骗环节中,前端诈骗分子通常假冒专业投资顾问等身份,以“验证投资资质”或“审核资金安全”等话术诱使被害人转账。经过不断洗脑,被害人防范意识明显弱化、陷入预设的诈骗陷阱后,前端诈骗分子就会在该犯罪团伙群组中发布相应的资金转移“任务”。

  此时,团伙成员便会“接单”,先与被害人互加好友后,随即发送预先制作的“亲属卡”绑定操作指南,要求被害人根据教程,将“亲属卡”授权一定金额后绑定至团伙成员账户上。一旦授权成功,团伙成员就会立即使用“亲属卡”扫码支付或转账,将授权资金快速转移,最终流入前端诈骗分子指定账户中。完成资金流转后,团伙成员即刻解除“亲属卡”绑定,并要求被害人互删好友、清除聊天记录,企图以此逃避打击。

  调查发现,该犯罪团伙层级分明、分工明确:核心层负责对接上游犯罪集团,并对新成员进行培训;中间层负责管理下级群组,分配资金转移任务;执行层则通过频繁更换的聊天群组接收指令,借助“亲属卡”实施资金转移操作。

  目前,陈某、庞某、黎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已被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已被浦东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已建议相关平台方对“亲属卡”功能采取强化交易场景验证、增设风险提示等优化措施,以提升对异常资金流转的识别能力。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社会 A06诈骗团伙利用“亲属卡”转移赃款300万 陈颖婷2025-03-28 2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