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禁毒视角

让孩子们在风雨中保持正向成长

浅谈涉毒家庭未成年人关爱工作的必要性与基础条件

王丹

本文字数:798

  □  王丹

  在社工走访中,涉毒家庭未成年人的行为表现常异于同龄人。这些表象背后,折射出他们被迫“早熟”的生存困境。涉毒家庭中,父母或因强制戒毒、服刑而长期缺席,或因涉毒史难以稳定就业,甚至自身心理创伤未愈,无力给予孩子足够关爱。家庭功能缺失迫使未成年人过早学会察言观色,隐藏真实需求。若长期缺乏情感支持,他们极易因寻求外界关注而误入歧途,甚至出现父子涉毒、青少年犯罪等代际恶性循环。

  当前毒品问题愈加复杂,新精神活性物质伪装成邮票、奶茶粉等日常物品,隐蔽性强且危害难测。涉毒家庭未成年人既面临家庭内部的情感荒漠,又需抵御外部毒品的诱惑,亟需社会托举。关爱工作的核心在于为其构建坚定内心,使其在风雨中保持正向成长。

  分层施策——年龄导向的干预逻辑。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年龄层需差异化介入。

  低龄儿童(0-12岁)处于他律阶段,需以家庭为核心,通过改善监护人教养能力重建安全感。社工应与涉毒家长或亲属协同,提供育儿指导,增加亲子互动;青少年(12-18岁)自我意识觉醒,需尊重其独立性。社工需直接倾听其诉求,帮助建立正确价值观,引导其参与正向社交活动,避免因孤独误入歧途。

  以爱为锚——贯穿始终的工作原则。“关爱”是涉毒家庭未成年人帮扶的起点。社工需在个案、小组及社区工作中始终以孩子为中心。一是情感浸润,可以通过长期陪伴与细微关怀,填补其情感缺失,使其感受被珍视;二是家庭纽带修复,可以设计亲子互动项目,缓解家庭隔阂,强化监护人的责任意识;三是社会支持网构建,可以联动学校、社区资源,提供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营造包容环境。只有未成年人内心被爱充盈,方能形成抵御诱惑的“精神抗体”。

  涉毒家庭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布满荆棘,但每一份关爱都可能成为改写命运的力量。唯有家庭、社工与社会携手,以科学方法分层介入,以真诚之心持续滋养,才能让这些孩子如向日葵般,始终朝着光明生长。

  (作者为自强崇明工作站社工)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禁毒视角 B04让孩子们在风雨中保持正向成长 王丹2025-04-09 2 2025年04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