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浦东杨浦松江等9个区老人可享官方陪诊服务

专业陪诊服务纳入养老服务补贴

陈姝楠

本文字数:1350

  □  见习记者  陈姝楠

  本报讯  昨天,上海市民政局局长蒋蕊做客《2025上海民生访谈》,对市民关心的陪诊服务、意定监护、遗产管理人、智慧养老服务等热点话题一一作出解答。

  记者获悉,今年2月,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2025年2月至7月,将在浦东、杨浦、松江、徐汇、长宁、普陀、静安、虹口、黄浦等9个区启动陪诊服务试点,并启动陪诊师专业化培训。

  “目前本市已完成陪诊人员的动员招募,正有序开展培训、考核工作。培训对象面向养老服务机构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后续也将结合有关区试点推进情况,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研究社会人员参与培训的相关工作。”蒋蕊表示,通过半年试点,上海正积极探索形成本市老年人助医陪诊的服务流程、收费机制和监管举措,并适时总结提炼相关工作规范标准和经验做法,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此外,对于市民关注的陪诊费用,蒋蕊回应:“目前每次陪诊平均消费在两三百元,从下单情况看,子女帮助购买的订单比老年人自主下单的情况更多。”她表示,市民政局将专业陪诊服务纳入本市养老服务补贴内容,对低保、低收入等困难老年人实行兜底保障。

  “同时鼓励各试点区、街镇结合购买服务等形式,为80岁以上高龄、独居等特定对象提供低偿、普惠的助医陪诊服务,以及通过社会公益慈善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一定资助。”蒋蕊表示。

  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何时能服务人类”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我们期待像智能产品、特别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能在整个康复辅具乃至整个适老化产品运用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蒋蕊说。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上海已建成77家智慧养老院,并预计在今年内增加至不少于100家。预计到2027年底,全市所有养老机构基本智慧功能实现全覆盖,还要建成100家示范型智慧养老院。

  随着老龄化的深化,意定监护也是越来越多人关心的问题。蒋蕊透露,结合今年修订的《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关于意定监护的实践探索有望上升至法规层面予以固化,尤其是鼓励更多社会组织担当监护人,提供更专业稳定的服务。

  蒋蕊进一步解释,意定监护服务内容包括居家照护、养老机构入住与迁出、医疗抢救以及身后事的代理等。结合《条例》修订,蒋蕊介绍,市民政局将对从事意定监护的社会组织,以及如何开展意定监护服务作出相应规范,明确程序、条件、流程。特别是,一旦老人和机构间发生纠纷后,应该如何划分权责、调解矛盾。

  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老人们的“身后事”。孤老离世后留下数百万元遗产,究竟由谁来继承?2021年,《民法典》在“继承”编中首次确立了遗产管理人制度。其中明确,继承开始后,没有继承人或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情况下,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民政部门或者村民委员会担任遗产管理人。

  可当法规落到实操层面,遇上的难题比想象中还多。蒋蕊介绍,由于缺乏规范指引,部分区民政局在实践中“踩坑”,甚至有些还收到了一纸诉状,导致账户被冻结。去年底,上海专门出台了《关于民政部门履行遗产管理人职责以及处置无人继承遗产的若干意见》,厘清如何查询财产信息、设置遗产管理人资金专户等。针对后续可能引发的纠纷,相关部门还设置了一段公告期,利害关系人可在公告期内以书面形式提出异议。对于收归国有的无人继承遗产,《意见》还将使用范围细化为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以及教、科、文、卫等公益事业。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专业陪诊服务纳入养老服务补贴 陈姝楠2025-04-15 2 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