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摄影报道
本报讯 今天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昨天下午,上海法治报社联合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共同主办2025年“法治安全教育进校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国家安全看似遥远,但实际上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我想问问同学们有没有看过有关国家安全主题的电视剧?”黄浦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徐碧云开场时提问道。
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高铁通信敏感数据,出租车运营商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出国留学及工作期间为境外势力刺探国家秘密……主题活动上,徐碧云为同学们带来的真实案例,让同学们印象深刻:“间谍通过潜伏和伪装,通常不易被察觉,他们或以游客、学生、商人等形象出现,有的甚至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极易让人放松戒备。”
“同学们知道哪些行为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吗?在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时,我们能做些什么?”
“向老师报告!”“报警!”同学们在互动环节中,也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
“同学们的答案都是对的。《国家安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了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包括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等等。”徐碧云说。
课程结束后,来自城市设计学院的沈财森同学对这场活动印象深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并且在校园里可以做一些宣传,比如办黑板报、张贴海报等,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检察官讲的旅游期间有一些场景是禁止拍摄的,这一点令我印象深刻。首先禁止拍照的我们不应该拍,如果拍了也要及时删除,不能发到社交平台上。涉及国家安全,每个公民都负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涂天添同学说道。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