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沈媛
本报讯 日前,金山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金山区文旅产业知识产权规范指引》,并通报了文旅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特点以及文旅产业发展中常见的侵权风险,为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指引》指出当前涉文旅产业知识产权案件特点显著:文旅产业“跨界发展”,容易形成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在内的知识产权体系;纠纷多发,规范使用意识不足,纠纷内容覆盖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及保护全生命周期,部分小微零售商对知识产权认知不够充分;要素集聚,侵权行为监管难度大,文旅产业涉及领域广、产业链长,知识产权要素、商品、人流呈现集聚现象,监管难度大。
《指引》结合10起典型案例,紧贴文旅产业发展中常见的知识产权侵权现像,聚焦盗版他人作品、文旅周边商品版权侵权、仿冒他人商标、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超出“指示性范围”使用商标、模仿他人装饰、装潢、将他人商标用于企业名称等问题作出风险提示与规范指引,强化对文旅产业的司法保护,规范市场经营行为,提升消费者的安全感,护航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张心全副院长向企业代表、村民代表发放了规范指引。此次指引的发布,强化了社会公众和相关从业者的合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