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平安

崇明启动“检察听证进社区”专项行动

“让我们看到了透明公开的办案程序”

季张颖

本文字数:776

  □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检察听证会,而且就在家门口!”“检察官把办案过程‘晒出来’,案件处理依据‘亮出来’,让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透明公开的办案程序。”在崇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听证进社区”的现场,第一次在村里参加检察听证会的村民们纷纷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受。

  近日,崇明检察院就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前往本区港西镇富民村召开公开听证,标志着崇明检察院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开展的“检察听证进社区”专项行动启动。

  在公开听证的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杨某轻信他人能够为其申请贷款的说辞,特意申办了两张银行卡,并从老家远赴异地,在与对方见面后,对方声称要为其银行卡“走流水”,杨某遂将本人银行卡号提供给对方。在收到上游犯罪被害人高某的8000元转账后,杨某又按照对方的要求“走流水”,将钱款转入本人支付宝,谁知在准备转账给对方支付宝时,却意外收到了无法转账的风险提示,此时杨某脑海中划过了以往接受过的反诈宣传小知识,怀疑这笔钱款可能“不干净”。但为了申请贷款,杨某选择了“睁只眼闭只眼”,最终还是将钱款取现后交给了对方。

  杨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之规定,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但考虑到杨某犯罪情节较轻,系初犯偶犯,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真诚悔过,且补偿了上游犯罪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检察机关拟对杨某不起诉。与会的侦查人员、听证员、人民监督员等一致同意检察机关相对不起诉的意见。

  现场,检察官还对前来参加旁听的村民开展普法,提醒大家不要轻信犯罪分子提供兼职机会或者许诺高额报酬等说辞,切莫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具人”“受害者”。

  检察听证进社区,是检察机关改变传统听证方式、主动贴近群众的一次创新尝试,是有效预防犯罪、增强法律宣传力度的有效抓手,更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共治”转变的生动实践。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平安 A04“让我们看到了透明公开的办案程序” 季张颖2025-05-13 2 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