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档案钩沉

《东方快车谋杀案》案件原型

林白小鹰绑架案

尚法斋

本文字数:3109

资料照片

  □  尚法斋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家喻户晓。这部构思精巧、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烧脑的推理过程,吸引了无数读者。而鲜为人知的是,这部经典之作的灵感来源于一起震惊世界的真实案件——林白小鹰绑架案。

  蓝天英雄

  1927年5月20日至21日,查尔斯·奥古斯都·林德伯格完成了一项前无古人的壮举。驾驶着简陋的轻型飞机“圣路易精神号”,林德伯格从纽约长岛罗斯福机场起飞,单人不着陆飞跃大西洋,历经33.5小时,飞行3610公里,最终成功降落在巴黎附近的布格机场。这一历史性的飞行,让他瞬间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从一个普通的飞行员摇身一变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英雄。

  回国后的林德伯格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总统亲自接见,民众夹道欢迎,他的名字成为了美国梦的象征。随后,他与美国驻墨西哥大使的女儿安妮·默洛喜结连理,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1930年,他们迎来了爱情的结晶——查尔斯·奥古斯都·林白,这个孩子被民众亲切地称为“林白小鹰”,承载着人们对英雄血脉延续的美好期许。

  然而,命运却对这个幸福的家庭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1932年3月1日晚上,一场噩梦悄然降临,彻底打破了他们生活的宁静。

  林白小鹰失踪

  当晚9点左右,保姆贝蒂·高像往常一样,将20个月大的林白小鹰哄睡,并放入二楼的婴儿床,还细心地在毛毯上安装了安全别针。9点30分,林德伯格在书房中听到了一些异常的噪音,但他以为是保姆的正常活动。然而,仅仅一个小时后,当保姆贝蒂再次前往婴儿房查看孩子时,却惊恐地发现林白小鹰不见了。她顿时惊慌失措,大声呼叫林德伯格夫妇和管家。

  林德伯格夫妇闻声赶来,四处寻找,最终在窗台上发现了一个白色信封。林德伯格颤抖着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封充满拼写和语法错误的勒索信。绑匪要求5万美金的赎金,并威胁他们不得通知警方,否则就撕票。在调查过程中,警察在育儿室所在的二层发现了一串泥脚印,又在窗下发现了一些无法测量的脚印。两段断掉的梯子表明绑架者是通过它爬上育儿室的,但奇怪的是,育儿室现场没有发现任何血迹和指纹。

  林德伯格,此刻陷入了极度的恐惧和无助之中。他深知绑匪的威胁并非儿戏,但作为一个父亲,他又怎能不救自己的孩子?无奈之下,他还是背地里通知了警方。警方迅速介入调查,新泽西州警方名义上负责此案,但林德伯格凭借着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调查的细节。

  猫鼠游戏

  案件发生后,整个美国都为之震惊,媒体纷纷聚焦于此,民众也密切关注着案件的进展。警方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10万多名军警在整个东海岸地区进行搜索,但绑匪却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毫无踪迹。

  在与绑匪的周旋过程中,林德伯格又陆续收到了两封勒索信。第一封信将赎金要求提高到了7万美金,第二封信则要求林德伯格尽快交付赎金。面对绑匪的步步紧逼,林德伯格心急如焚。这时,一位72岁的退休教师约翰·F·康登出现了,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表示愿意充当林德伯格与绑匪之间的中间人。康登的这一举动看似充满了正义和勇气,但也有人怀疑他的动机不纯。

  康登很快收到了绑匪的回应,表示愿意接受他作为中间人。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一场惊心动魄的猫鼠游戏展开了。康登通过报纸专栏与绑匪进行沟通,他使用化名“Jafsie”,而绑匪则在纽约市的各个角落留下书面信息。3月16日,康登收到了孩子的睡袍,作为证明孩子身份的证据。两周后,绑匪要求交付赎金。

  4月2日晚上,康登按照绑匪的指示,与林德伯格一起来到了纽约市布朗克斯区的圣雷蒙德公墓。林德伯格在附近的车里等待,康登则与一个自称“约翰”的男子见面。“约翰”带有德国口音,康登与他进行了艰难的谈判,最终说服他接受了最初的5万美金赎金,并换取孩子的下落。“约翰”拿走了赎金,这些赎金主要是黄金证书,美国财政部事先记录了它们的序列号。他给了康登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孩子被藏在马萨诸塞州玛莎葡萄园附近一艘名为“内莉”的船上。

  林德伯格亲自带领搜索队前往玛莎葡萄园,对每一艘船只进行仔细搜查,但却没有找到任何名为“内莉”的船。他甚至驾驶着飞机低空飞过码头,试图发现绑匪的踪迹,但一切都是徒劳。林德伯格意识到自己被绑匪戏弄了,他感到无比的绝望和愤怒,而警方也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

  噩耗传来

  赎金交易失败后,搜寻林白小鹰的工作仍在继续。警方将赎金序列号发给银行,并刊登在各大报纸上,希望能通过追踪赎金的流向来找到绑匪。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案件却毫无进展,人们的心都悬在了嗓子眼。

  直到5月12日,一个残酷的消息传来。一名卡车司机在距离林白家不到5英里的山区发现了一具严重腐烂的尸体。警方和林德伯格迅速赶到现场,经过辨认,这具尸体正是失踪已久的林白小鹰。法医进行了尸检,结果显示孩子是在绑架不久后就死亡了,死因是颅骨骨折。警方推测,可能是绑匪在带着孩子下楼时,梯子突然断裂,导致婴儿跌伤后当场死亡。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林德伯格夫妇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孩子在被绑架的当晚就已经离开了人世,而他们却还在为了赎回孩子四处奔波。整个美国社会也沉浸在悲痛和愤怒中,民众对绑匪的行径感到无比愤慨,对林德伯格一家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

  此时,美国联邦调查局(当时还叫美国调查局)正式介入案件。在尸体被发现之前,联邦调查局一直只是提供一些咨询建议,而现在,总统赫伯特·胡佛授权联邦调查局成为主要调查机构,美国司法部也全力投入到案件的侦破中。公众的愤怒促使美国国会在6月22日,也就是小林白两岁生日这天,通过了《联邦绑架法案》(即“林白法案”)。该法案将跨州绑架定为联邦罪行,并规定此类罪行可判处死刑,目的是让联邦政府更有效地介入并追捕跨越州境的绑架者。

  追凶之路

  联邦调查局和新泽西州警方开始对案件展开全面调查。他们最初将重点放在康登和林德伯格的工作人员身上,但没有找到任何确凿的线索。康登协助联邦调查局勾勒出“约翰”的大致形象,而赎金中的黄金证书开始在纽约地区陆续出现。

  1933年4月5日,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流通的黄金证书在当年5月1日前兑换成联邦储备券,以防止在大萧条时期人们囤积黄金。这一举措虽然是出于经济考虑,但却意外地帮助了调查人员,因为赎金变得更容易追踪了。

  一年多过去了,案件终于迎来了重大突破。1934年9月19日,纽约市的一名加油站服务员记录下了一名用10美元黄金证书付款的男子的车牌号码。联邦和地方当局根据车牌号码追踪到了布朗克斯区一名德国木匠布鲁诺·豪普特曼的住所,他的外貌特征与康登描述的“约翰”相符。警方在他的身上发现了一张20美元的黄金证书,正是赎金的一部分。随后,警方对豪普特曼的住所进行了搜查,在他的车库里发现了14000美元的赎金,其序列号与赎金记录一致。

  争议审判

  1935年1月2日,豪普特曼的审判在新泽西州的弗莱明顿开始。在审判过程中,检方出示了大量证据,试图证明豪普特曼就是绑架并杀害林白小鹰的凶手。这些证据包括赎金信件、梯子(梯子的木材被证明来自豪普特曼的阁楼)以及他与“约翰”的外貌相似等。然而,豪普特曼坚称自己是无辜的,他声称这些钱是一个名叫艾西多·费雪的朋友留给他的,而他对绑架案一无所知。

  豪普特曼的辩护律师提出了许多疑点。例如,在赎金信件上没有发现豪普特曼的指纹,而且他的笔迹与信件上的笔迹也不完全一致。此外,证人的证词也存在一些矛盾之处。尽管如此,陪审团在经过11个小时的审议后,最终裁定豪普特曼有罪。豪普特曼被判处死刑,他对判决结果表示不服,提出了上诉,但被驳回。

  1936年4月3日,豪普特曼被送上了电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坚称自己是清白的,他的遗言是“对于这些毫无根据的指控罪名,我绝对是清白的”。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档案钩沉 B03林白小鹰绑架案 尚法斋2025-05-13 2 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