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城事

名称有歧义、信息披露不全面……

市消保委对互联网保险产品开展测评

王葳然

本文字数:926

  □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消保委获悉,2024年10月至2025年4月,市消保委联合复旦大学针对市场上主流互联网保险产品开展测评发现,存在名称有歧义、信息披露不全面等问题。

  市消保委表示,当前,互联网保险产品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产品名称有歧义。互联网保险产品以标准化、短周期、易上架为设计导向,弱化了传统保险中个性化适配与责任解释环节,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常出现保障不匹配或不适用的情况。

  测评中发现,京东保险经纪平台销售的个人百万综合意外险(人保财险)中,宣称的“百万”保额仅指航空意外责任,核心的意外身故保险金只有10万元;蚂蚁保平台销售的天天保百万意外险(安盛天平)中,宣称的“百万”实为意外医疗费用补偿责任,而医疗费用补偿是报销模式,不超过实际医疗费用,“百万”为报销上限。

  同时,信息披露不全面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例如,很多保险产品在销售页面仅模糊表述“保障100种重大疾病”,却并未提供完整的疾病清单或疾病示例,具体的疾病种类也只能到保险条款中查询,消费者难以快速判断保障范围。

  此外,市消保委认为,互联网保险产品营销文案不规范。此类产品普遍以强调“高保额、低保费、快理赔”为卖点,但对免责条款、赔付条件、健康告知、免赔额与等待期等实际限制性内容轻描淡写,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理解与产品实际状况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用户在缺乏关键判断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购买决策,实际获得的保障结构却远低于预期。例如,水滴保平台销售的水滴百万医疗险(焕新版)(泰康在线)销售界面宣传0至70岁均可投保,实际条款中却说明投保年龄需为30天至65周岁,与宣传页面不一致。

  而在保险销售与服务流程中,人工客服应在关键节点承担解释条款、回应疑问与处理争议的责任。市消保委在测评中发现,在实际运营中,多数平台依赖智能客服与模板化应答,导致用户在面对非标准问题时难以获得有效解答。

  针对上述问题,市消保委建议强化互联网保险信息透明度,尤其是在免赔额、保障责任、续保条款等方面,需通过可视化结构、页面高亮、操作前提醒等方式进行主动提示。同时,规范平台路径控制逻辑,对销售行为中存在的默认勾选、强制搭售、内容遮蔽等问题设立明确边界,并优化产品结构与服务设计,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与沟通协商水平。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城事 A04名称有歧义、信息披露不全面…… 王葳然2025-05-26 2 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