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章炜
代开发票、代提公积金、黄色小广告……“牛皮癣”式的非法广告在共享单车上野蛮生长。上海市杨浦区消保委近日开展关于共享单车上乱贴小广告的社会调查。经过实地走访地铁站、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入口处几十个共享单车集中停放点,发现近1/3的共享单车的坐垫、车架上粘贴了五花八门的各类小广告,其中最多的是关于“公积金提取”的小广告。杨浦区消保委提醒,共享单车上的“小广告”未经相关业务部门审核,均系违法发布,消费者在扫码共享单车骑行时,切勿相信此类“小广告”,以免助长违法行为,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暗藏民间小额信贷
为查清幕后真象,杨浦区消保委随机选取并拨打了多个小广告上的联系电话,对方均称可通过虚构房屋租赁、虚构房产交易等方式,协助个人提取本人账户的住房公积金。虚构房屋租赁方式,是依据被提取人公积金账户余额情况,一次性垫付相同数目款项,并收取一定“手续费”(一般为提取金额的20%左右)。如果提取的公积金数额较大,则可采用虚构房产交易的方式,所收取的手续费也会较前者更高一些。
随后,杨浦区消保委又通过12345热线联系了上海公积金中心,据公积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常见的公积金提取方式一般有:购房、租房委托、还贷委托、外地户籍职工调离本市以及退休销户五类。市民可在随申办上自主办理,全程无需中介、不收任何手续费。
同时,该工作人员还表示,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规定,住房公积金作为长期住房储金实行专款专用,违法违规提取住房公积金须承担法律责任。凡宣称所谓“内部渠道”“专业代办通道”等内容的均为虚假宣传,广大缴存人切勿轻信各类收费代办公积金提取信息,以免被“黑中介”无端收取高额“手续费”,造成信息泄露、财产损失。
顽疾治理难在哪里
共享单车在方便租赁骑行的同时,也带来了车辆流动性强、维护保养成本高、综合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新生“牛皮癣”紧盯共享单车的这些问题特性乘虚而入,争相抢夺低成本高曝光的“广告位”,设法逃避监管部门的监督处罚,迭代发展为社会治理的痼疴顽疾。
依据《市容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上海曾开展大规模区域集中整治,通过冻结违法小广告手机号码,加大违法查处力度等措施,对共享单车上乱贴小广告问题进行过多轮查处整治,但因违法成本低、执法取证难、整治效果不理想等原因,导致此类“牛皮癣”容易死灰复燃,难以彻底根治。
杨浦区消保委认为,当“小广告”强行牵手“公积金”时,就形成了一条“小广告粘贴+客服联系+骗取公积金+小额信贷获利”的灰黑利益链。共享单车“牛皮癣”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骑行体验,更损害了城市的形象、品牌的声誉与大众的是非认知。
铲除这一城市新生“牛皮癣”应坚持综合治理、群策群力,既要捣“窝”,又要破“链”,持续压实各方监管责任。企业方面,应加强对共享单车的日常维护、服务升级,将小广告日常清理频率拉高,让小广告“难以上身”,并通过车辆内置物联卡定位追踪小广告粘贴来源,积极配合执法部门立案查处。政府部门开展跨区域协作、多部门联合执法,建立健全二维码广告查处、异地号码停机协作机制,加大执法检查、行政处罚力度。消保委还建议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区、学校等志愿者参与日常清理,培养公众对公共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共治共护的社会氛围。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