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大墙故事

一个手机袋 一只小熊玩偶 一幅钩针编织画

一种在大墙里才顿悟的父爱与责任感

徐荔

本文字数:3062

杜丘做的钩针编织作品 记者 徐荔 摄

  □  记者  徐荔

  看着父亲从会见室离开的背影,上海市北新泾监狱服刑人员杜丘(化名)的心中突然涌起久违的“不舍”,“就像在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上午开完家长会要先离开,我哭着不让,不懂为什么不能一起走?”

  “为什么不能一起回家?”小时候的杜丘不明白,现在的他却很清楚,他不能和父亲、女儿一起回家,因为这是他破坏“规则”要付出的代价。

  点击“游戏广告”陷入一片泥沼

  一个手机袋、一只小熊玩偶、一幅“父爱如山”的“画”,在北新泾监狱四监区见到杜丘的时候,他手上拿着几件钩针编织作品,本以为这些是他用来证明自己参加监区艺术矫治项目的成果展示,却没想到它们都有故事。这些故事的“发生”要从一个“游戏广告”开始说起。

  “85后”的杜丘曾经有稳定的工作、温暖的小家,他没什么特别的爱好,空余时间会上网打打麻将。杜丘回忆,大约是2019年的时候,他在玩线上游戏的时候,点击了弹出的“游戏广告”,页面随即进入了“赌球游戏”界面,也自此踏出了歧途的第一步。

  和大多数的网络赌博一样,杜丘起初是尝到甜头的,所以2020年年底,当他和客户谈一笔汽车订购合同的时候,他“头脑发热”了。

  “因为他们订的车子需要大约半年的时间才能交货,我就把一部分钱用去赌球了。一开始是赢钱的,那段时间日子过得很潇洒,我还给自己买了辆保时捷。”杜丘说,“但是后来‘运气’就开始不好了,我总想着还能把钱赢回来,陆陆续续,就把600多万元都投进去了……”

  结局可以预料:杜丘根本没有把钱用于订购车辆,到了承诺交车的时间,杜丘交不出车,找各种理由推脱,最终客户报了警。2021年7月,警方敲开杜丘的家门,将他带走的时候,他的家人才知道杜丘居然赌球,还捅下了那么大的娄子。

  “后来家人帮我积极退赔,最终认定的金额是200多万元,判了10年6个月。”杜丘说,其实他是想过“结局”的,但是总有着侥幸心理,而后被抓也在“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会那么严重。”

  从2021年年底判刑到2022年8月被移押到北新泾监狱服刑,杜丘的状态都非常低迷,变化的身份、陌生的环境、未知的未来,他还担心自己会被家人嫌弃、放弃,自此成为孤家寡人……

  “当时监狱民警发现我的状态不对,找我个别谈话,知道我很长时间没和家人联系了,就鼓励我先通过书信跟他们恢复联系,让他们知道我的现状。”杜丘回忆,他在民警的鼓励下给家人寄出了第一封信,但家人是否会理他,他心里是没底的,尤其是一直以来都对他比较严格的父亲,杜丘吃不准父亲会是什么态度。

  让人心凉的回信和“热闹”的电话

  家人的第一封回信让杜丘的心凉了半截,“当时父亲在回信里写家人已经习惯了我不在,这让我有点慌,我以为他的意思是家里有我没我都一样,不会管我了。”

  杜丘的情绪因为这封信更加低落,时刻关注他的民警及时开导,“民警让我先不要灰心,一方面我的确做错了事,想得到原谅我得有实际行动,我这样情绪低落下去会影响服刑。另一方面毕竟书信是通过文字表达的,少了语气,有些话意思可能会不同,所以民警鼓励我再写信给家人,准备相关材料,开通亲情电话。”

  与此同时,民警也向杜丘提出了可以参加监区钩针编织文化艺术矫治项目的建议。

  “当时民警说了很多参与项目的好处,比如缓解焦虑情绪、磨练心性、学一门手艺,但最打动我的是我可以把对家人的思念寄托在作品里,说不定以后还能把作品给他们,让家人感受到我是努力用行动在改变。”杜丘就这样参与了钩针编织项目,每周由监狱外聘的老师授课。从有些心不在焉,到被老师的讲课吸引,学习基础针法、耐心数针脚,再到尝试针法变化,创作作品。而最让杜丘意外和开心的是,父亲竟然真的收到了他制作的作品。

  “老师建议我们做作品的时候,我想到的就是父亲,他的手机很老旧了,一直不舍得换,以前的我可能不在意这些,现在我想要帮他换也换不了了……所以我就想给他做一个手机袋。”杜丘说,“后来民警帮我们把作品寄给了家人,也是在差不多的时间,我给家人打了亲情电话。”

  许久没听到家人的声音,杜丘激动之外也有些紧张。接通电话的是父亲,几句寒暄后,杜丘还在担心父亲是否会训斥自己,不料父亲说起了手机袋的事,“我告诉他这是我自己做的,他说‘儿子,谢谢,我很喜欢’。”杜丘声音有些颤抖地回忆,“父亲是那种很朴实、有点闷的性格,不太会表达自己感情的,但他那天跟我说‘爸爸想你了’,那一刻我已经绷不住了……”

  杜丘没有想到信中语气严肃的父亲并没有放弃他,更没有想到有一天会以这种方式听到父亲的真情流露。就在他五味杂陈的时候,另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是爸爸的电话吗?是爸爸吗?”女儿稚嫩的“叽叽喳喳”声一下击中了杜丘的心脏。

  杜丘被捕时,女儿才2岁多,听着女儿在电话那头用天真的语气说着“爸爸我好想你”“你怎么没有送我礼物”,杜丘再也控制不住,落下泪来。杜丘也想多和女儿说两句,但是亲情电话时间有限,杜丘不得不收拾情绪,安抚女儿,“我当时说‘你表现好一点,爸爸也好好学习,学做一个好玩的东西给你’,没想到她马上跟我承诺会好好学习,考100分。”杜丘感慨,“我那时突然就觉得,这些小玩意儿在外人看来可能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对我的家人来说分量却很重。”

  “我会把它当做你守护在我们身边”

  为了兑现承诺,杜丘开始认真思考该做什么作品给女儿,最后他决定做一个小熊玩偶。相比给父亲的手机袋,玩偶的难度又大了一点,要从平面钩针编织“进化”为立体。杜丘花了大约三周时间,仔细耐心地完成了一个穿着蓝色衣服的小熊。但是该找什么机会给女儿呢?

  “不如趁着亲情会见的机会,交给他们吧。”民警向杜丘建议。杜丘也的确想见见家人了。于是,他在民警指导下提交了亲情会见申请。

  2023年11月,时隔两年多,杜丘终于见到了父亲、妻子和女儿。“一开始等待会见的时候,我还是有点紧张,怕父亲看到我会训我。”杜丘不好意思地说,“毕竟女儿也来了,我怕他当着女儿的面说我,但没想到,他看到我第一句话是‘你瘦了’,这打破了我的所有设想,一下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杜丘心中酸涩,而这时,已经从民警处拿到玩偶的女儿开口了,她指着小熊说:“爸爸,我知道,这个就是你,我会把它当做你守护在我和妈妈身边的!”

  女儿的话让杜丘有些意外、有些暖心,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身为父亲的责任,试图引导女儿,“虽然爸爸现在没办法陪伴你成长,但是我会用自己的方式跟你一起学习,爸爸在这里也在接受教育,也在一步一步慢慢成长……”杜丘说,对女儿说完这些后,他是心虚的,尤其怕父亲觉得他做错事还那么理直气壮地教育孩子,偷偷瞥一眼父亲的时候,父亲却了然地说,“你也是当父亲的人了,应该能体会我们对你的心……”

  “养儿方知父母恩。”杜丘感慨。

  20分钟的会见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当父亲他们要离开的时候,杜丘忽然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父母在幼儿园开完家长会要先离开,他哭着不舍,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和他们一起回家。“不能一起回家”让杜丘心里又泛起了涟漪,一样的不舍,不一样的却是眼前的父亲身形已佝偻,头发已花白。

  杜丘将见面后的感受做成了一幅“父爱如山”的钩针编织“画”,“很感谢民警给我机会参加钩针编织学习,也不断教育引导我,让我的服刑状态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次见面让我再次肯定,家人从未放弃我,而我也不应该让他们再失望,我会更积极、更踏实地服刑,也努力地偿还债务……”

  而关于赌球,杜丘也终于想明白,“赌博的这个东西十赌九诈,以前输钱会怪自己运气差,其实不如说是自己太笨、太贪心,所有的好处都是诱饵而已。”杜丘说,“赌博的刺激感常让人忘记可能要付出的代价,我们有时会说,大不了去吃官司,但体会过才会知道,这个官司真不是那么‘好吃’的。”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大墙故事 B04一种在大墙里才顿悟的父爱与责任感 徐荔2025-06-11 2 2025年06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