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章炜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汽车“三电系统”等核心部件延长质保的需求持续增加,延保服务成为购车考虑因素之一。近期,不少车主朋友咨询汽车延保服务怎么选?哪些情况下需要考虑购买延保服务?有哪些注意事项?上海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表示,消费者需要了解相关延保产品的权益内容及退款规则后合理匹配自身用车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汽车延保即“延长保修服务”,指在原厂质保期结束后,通过购买额外的保修合同,延长车辆核心部件或整车的保修期限。常常有人把汽车延保称作“健康险”,其本质是一种风险转移服务,通过支付一定费用,将未来可能发生的高额维修成本“转嫁”给延保服务商。
购买汽车延保服务通常是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车辆老化风险,随着车龄增长,电子系统、精密机械部件故障率上升;二是维修成本高,例如变速箱维修费用可达数万元,新能源车电池更换成本更高;三是避免意外支出,延保可将大额维修费转化为固定成本,减轻经济压力;四是提升二手车价值,带延保的车辆在出售时更易获得买家信任,保值率更高。
闵行区消保委与汽车专业办曾接到消费者反映,其通过车企购买新能源汽车延保权益包,经了解发现与自己购买时理解的有所出入,于是在未使用的情况下联系企业退款,但遭到企业拒绝。双方在沟通中,消费者主张自己的车辆目前还在正常三包期内,该延保权益实际未生效,理应得到退款。但企业表示权益内容、退款规则等在App的相关商品详情中均有体现,购买后权益直接发放,不支持退款。
闵行区消保委与上海市消保委汽车办了解到,目前市面上一些品牌的新能源车首任车主,可以选择通过车企App一键购买绑定式延保服务产品。但通过支付页面的简单描述可能无法详细了解延保产品内容、条款,确认支付便会遭遇“一经购买,不支持退款”的尴尬局面。
汽车办建议厂商应设置延保冷静期,线上销售的汽车延保产品(以主机厂为依托),针对不同的延保权益设置相应的冷静期,并通过短信、电话或书面等多种形式告知消费者,经消费者二次确认延保时间、延保范围、延保条件等重要细则后生效,进一步保障其选择权。
上海市消保委汽车办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汽车延保时需要注意:一是明确保修范围与条款,仔细阅读合同中的“包含”与“除外”条款,重点关注是否覆盖关键部件(如动力电池包、发动机、高压燃油泵等),同时注意免责条款,部分延保对保养记录、改装情况、事故历史有严格要求,违规可能导致拒赔。二是明确提供延保服务的主体,服务提供的主体是车企、保险公司还是第三方合作机构。三是关注服务细节,如理赔流程是否需预付维修费再报销?是否限制维修点?此外,消费者需要了解相关延保产品的权益内容及退款规则后合理匹配自身用车需求,通过理性分析车辆可靠性、自身经济承受力及用车习惯,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建议保留合同细则作为维权依据。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