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拍案说法

质疑父亲把遗产全留给“外人” 亲生女儿状告继母

法院:遗产分配与血缘期待产生冲突,鼓励协商互让维系家庭关系

李海有/陆境淇/徐荔

本文字数:1163

  □  通讯员  李海有  陆境淇  记者  徐荔

  一份遗嘱,可能会撕裂两代人的血脉亲情。

  周老伯去世,遗产分文未留给远在国外的亲生女儿周女士,而是立下遗嘱留给了再婚妻子吴阿姨和继子王先生。

  原本与吴阿姨关系不错的周女士一纸诉状诉至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而吴阿姨则一度在法庭潸然泪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跨国遗产之争,继母女对簿公堂

  20世纪80年代,周老伯夫妇离婚,约定女儿周女士由母亲抚养。随后,年仅13岁的周女士随母亲移民国外。因不常回国,平时主要通过电话、微信视频与父亲沟通。

  后来,周老伯和吴阿姨再婚,感情很好,吴阿姨与前夫生育的儿子王先生也与两人共同生活。周老伯平时身体不适,都是由吴阿姨和继子王先生照顾。

  2024年3月,周老伯去世,留有亲笔遗嘱,表示其银行卡内所有存款和理财产品均由妻子吴阿姨继承,用于养老。

  同时,周老伯将他与吴阿姨婚后共同购买的郊区房屋中自己的份额,赠与继子王先生。周老伯去世后,他的银行卡内还有120万元人民币和10万美元。

  作为周老伯亲生女儿的周女士,看到父亲的遗嘱后,不敢相信父亲竟将遗产全部留给“外人”,于是一纸诉状将吴阿姨母子告上法庭。

  周女士认为,虽然遗嘱是父亲的笔迹,但遗嘱内容不可思议,竟然没给亲生女儿留遗产,应属无效遗嘱。周女士主张对周老伯的存款及房屋份额进行法定继承。

  矛盾并非不可调和,法官情理法兼顾促和解

  庭审过程中,吴阿姨认为,遗嘱是丈夫周老伯亲笔书写,内容合法且真实有效。因为丈夫离世的悲痛,加上被丈夫的亲生女儿起诉,吴阿姨一度哽咽。

  承办法官了解到,吴阿姨母子与周老伯、周女士之前关系融洽,矛盾并非不可调和,于是积极组织双方调解。

  吴阿姨之前就曾表示愿意将周老伯银行卡内一部分遗产赠与周女士,无奈双方主张的数额差距较大,没能达成一致。法官在与吴阿姨的谈话中发现,吴阿姨念及与丈夫的感情,调解意愿强烈,于是从家庭和睦的方向着手,与她进行沟通协商。

  对于周女士一方,由于她的主张没有相应证据证实,法官告知她应客观对待遗嘱,并从亲情的角度向她阐释遗嘱继承相关的法律规定,周老伯处分财产的合法性和继续诉讼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

  最终,经过法官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在周女士认可遗嘱的前提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吴阿姨从周老伯遗产中给周女士部分钱款。

  说法>>>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其和睦依赖于权利与情感的平衡。当遗产分配与血缘期待产生冲突时,尊重被继承人意愿、肯定扶养付出、鼓励协商互让,才是维系家庭关系的关键。

  本案中,法官一方面释明有关遗嘱效力的法律规定,让周女士理解父亲处分财产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从亲情角度引导双方回忆过往和睦关系,促使吴阿姨以经济补偿的方式弥合裂痕,既避免了冗长的诉讼对抗,又为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留有余地,体现了“司法不仅是裁判,更是修复社会关系”的功能。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拍案说法 B06质疑父亲把遗产全留给“外人” 亲生女儿状告继母 李海有/陆境淇/徐荔2025-06-24 2 2025年06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