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朱非
6月18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包括836个专业,涉及93个专业类、12个专业门类。在法学专业排名中,全国共309所大学榜上有名,其中评级为A+的12所,评级为A的49所,评级为B+的124所,评级为B的124所,中国政法大学时隔一年重回榜首。
华政法学专业前进三名至全国第五
评级为A+的大学共12所,其中8所均来自法学“五院四系”院校。值得注意的是,继去年被中国人民大学反超后,中国政法大学今年重回榜首,得分为72.3分。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紧随其后,分别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华东政法大学前进三名,从去年的第八名跃居第五名。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名次稍有下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九名)、吉林大学(第十一名)排名均保持不变。
非“五院四系”院校中,清华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分列第七、第八,均较去年退步一名;厦门大学排名不变,位列第十名。四川大学近三年来首次进入A+评级,较去年进步一名,排名第十二。
上海五所院校法学专业被评为A级
评级为A的49所高校中,作为“五院四系”之一的西北政法大学排名提升两位至第13名,距离A+近在咫尺。本市评级为A的五所大学中,上海财经大学排名较去年前进五名至第24名;上海政法学院前进一名至第49名;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排名保持不变,分别位列第16名和第41名;华东师范大学排名则略有下滑,位列第37名。
评级A级以上的高校中,上海共有7所院校,占比11%;来自北京的院校共有12所,占比19.6%。
据悉,“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排名采用独具特色的学校——学科——专业三层次专业竞争力评价框架,设置学校条件、学科支撑、专业生源、专业就业、专业条件5个指标类别和27项指标。
其中,“学校条件”考察学校的经费收入、师资规模、师资结构、教授授课等学校层面的培养条件;“学科支撑”考察专业关联学科的水平和实力;“专业生源”即专业录取新生的高考成绩,反映了该专业的社会声誉和对学生的吸引力;“专业就业”关注落实毕业去向的比例,包括协议与合同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升学等;“专业条件”考察本专业的模范师生、思政教育、一流课程、优秀教材、教学成果、教改项目等专业层面的培养条件以及本专业获得的各种认证和重点建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