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多元解纷

以为是雨季渗水 结果是水管爆裂

一起“假渗水”妥善解决 解开邻里心结

王葳然

本文字数:1033

  □  见习记者  王葳然

  自6月7日入梅以来,家住普陀区长征镇一小区居民李老伯家中出现了墙皮鼓包脱落及大面积水渍的情况,导致部分家具受损严重。于是,李老伯怀着焦虑的心情,找到居委会和物业寻求解决方案。

  接到李老伯求助后,居委会和物业人员立即上门现场查看,仔细排查“渗水”源头,并对漏水点、受损物品做好拍照、记录。

  在排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现场的受损情况不像简单的雨水渗漏所致,于是联系楼上邻居小王作进一步了解。李老伯无奈表示,他事前已经多次与小王联系,但小王执意认为是梅雨季节雨水渗漏,两人关系陷入僵局。

  工作人员在联系小王的过程中,小王起初表现出些许不耐烦,但最终还是表示同意配合勘查。在小王家实地查看后,工作人员发现,小王家中阳台潮湿,并非是梅雨天“渗水”这么简单,而有可能是水管破裂导致的“漏水”。

  考虑到双方之前沟通不畅,已经产生信任危机,随时都有矛盾升级的可能。综合以上情况,解纷人员决定引入“心晴”工作室心理老师,采用“调适+调解”模式,进行心理疏导,待双方情绪缓和后,再进入调解阶段。

  调解过程中,法律顾问向双方详细解读《民法典》中关于相邻关系、侵权责任和财产赔偿的规定,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什么是“过错推定”“合理赔偿范围”等法律概念,帮助双方建立起对法律责任的清晰认知。

  调解员采用“背对背”方式,对李老伯阐明,维权固然重要,但顾及邻里情谊,双方可以就赔偿金额进行协商。同时,对小王指出,拖延解决只会让矛盾升级,应积极承担责任,配合维修。

  最终,双方同意由社区推荐专业维修师傅评估损失,并以市场报价的平均值作为赔偿依据,既保障了李老伯的权益,又兼顾了小王的实际能力,并签订了调解协议书。目前,小王已如期支付赔偿款,李老伯家中的维修工作也顺利完成。

  【调解心得】

  该起案件的成功调解,不仅体现了基层治理智慧、彰显法治温情双重力量,更有助于在基层治理中,用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方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此案提供了三方面启示:一要加强预警,面对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应当举一反三,事先做好通知,督促物业做好巡查,提醒居民做好自查,提前防范风险,防止矛盾发生;二要加强纠偏,本案容易受固定思维影响,错把房屋漏水误判为雨季渗水,因此工作中要破除思维定式,引以为戒,多维度思考排查,方能找准问题源头与解决方法;三要加强履职,本案中,无论解纷人员“立即响应、上门排查”,还是选择“调适优先、调解置后”方式,都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司法为民的具体表现,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多元解纷 B04以为是雨季渗水 结果是水管爆裂 王葳然2025-06-27 2 2025年06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