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人大推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十大行动”,其中指出要以数字化建设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提升效能、提高质量”数字人大全方位赋能行动上取得新成效。在市人大法工委指导下,普陀区人大“先行先试”支持曹杨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立法民意直通车”网络平台。日前,该平台正式发布。
“没想到我在线上提交的建议,这么快就被采纳了!”杨磊举着手机,在“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小程序上反复确认这条消息。作为曹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南梅园居民区信息采集点的一名采集员,两个月前,杨磊参与了“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小程序试运行期间的线上立法征询,对《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草案)》第二十一条提出了建议,希望增加“编制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应当征求相关领域专业机构的意见和建议”等相关内容。不久,这条建议就搭乘“直通车”驶向了专业立法机关,并被纳入《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草案)》相关细则的修订中。
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普陀区成立由区人大法制委、曹杨新村街道人大工委和专家组成的工作专班,先后召开群众意见座谈会、专家论证会,听取各方意见,在原来线下立法联系点工作基础上,构建线上立法征集与执法监督全链数字化闭环,实现立法民意常态化征集。同时,将“我要约代表”小程序纳入“直通车”平台,拓展代表联系群众、听取民情、服务民生的网络渠道。
记者了解到,此次“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小程序的试点探索,是贯彻落实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十大行动”的重要举措。平台中可设置身份标签和兴趣标签,结合大数据分析,实现相关立法征询、政策解读和调研活动的个性化精准推送。“‘直通车’平台试运行以来,已开展2部法规草案的线上立法征询,吸引超5000人次参与,较传统线下模式,参与率提升了近3倍。”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许春辉介绍道。
自2020年挂牌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曹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建立了50多个线下立法信息采集点,已参与103部法律法规草案(法律7部、地方性法规96部)的立法征询,提出意见和建议2793条,被采纳365条,有效推动更多群众智慧运用到城市规划、城市更新、“一老一小”、无障碍环境打造等城区建设发展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