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章炜
“她才18岁,同饮的人怎么能看着她醉倒不管?”2025年2月,一场青春的聚会却意外地蒙上了悲剧的阴影。18岁的小张与四位好友在位于松江区一家饭店欢聚一堂,推杯换盏间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然而,欢乐的氛围在小张醉酒不醒的那一刻骤然凝固。同行的好友本想将小张安置于酒店休息,却在酒店工作人员的提醒下发现小张已陷入昏迷。
紧急送医后,医生的诊断如同一纸判决书,宣告了小张因急性酒精中毒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小张还是不幸离世。同饮好友与家属因“未尽救助义务”引发的赔偿争议,最终在“三所联动”调解机制下,为这场悲剧画上了非诉讼解决的句点。
小张的母亲王女士在痛失爱女后,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悲伤。她认为女儿刚成年,社会经验不足,而同饮人员在席间未履行应有的注意义务,酒后也未及时给予有效的救助,才导致了这场无法挽回的悲剧。因此,她坚决要求组局者小赵以及其他同饮好友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双方的争议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王女士本想通过法律途径来讨回公道,但在值班律师的耐心分析下,她意识到诉讼之路不仅漫长且充满变数,可能会给家庭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于是,律师向她提出了高效且人性化的解决方案——启动“三所联动”工作机制来化解这场纠纷。
车墩镇调委会接案后迅速响应,立即组织派出所、律所以及双方当事人展开了调解工作。调解员们通过详细的询问和调查,努力还原了事件的全貌,并准确地把握住了争议的核心所在:案件事实、法律责任以及赔偿方案。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以“共情”为桥梁,耐心倾听王女士的悲痛诉求,引导她理性主张权益。同时,对小赵等人进行了深入的法律教育和心理疏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小张醉酒死亡一事中未尽到的责任和义务。在法律的框架内,调解员们抽丝剥茧地制定了合理的赔偿方案。他们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共同饮酒者若未尽到安全提醒、劝阻过量饮酒、护送或救助等义务,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考虑到小张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身饮酒行为也应负有责任。在调解员的耐心解释和说服下,双方最终达成赔偿金额,并明确了赔偿份额的划分。
为了确保赔偿协议的有效履行,针对小赵等人收入不稳定的现状,调解员提出了“首付+分期”的支付方案,并引入了连带保证机制,由小赵妻子崔某某提供连带保证,确保协议刚性。小赵等人虽然收入不稳定,但在调解员的帮助下,他们表示愿意承担这份责任,并通过分期支付的方式逐步履行赔偿义务。
【案例点评】
经过“三所联动”几方人员的共同努力,这场看似无法调和的纠纷终于顺利解决,真实展现了“三所联动”机制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价值。调解过程中既讲法律也讲人情,实实在在地化解了矛盾。就像王女士说的:“调解员不光帮我们解决了问题,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善意。”同时,这件事件的背后也告诫大家:饮酒适量,切莫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