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本站正在进行闸机常开模式试点,请依次刷卡或扫码进出站……”7月19日起,上海地铁在现有32座车站试点“闸机常开门”的基础上,新增91座车站试点该模式。新模式下,进出站通行效果如何?扩大试点的第一天,记者来到上海地铁浦东大道站,展开实地采访。
在对进出站乘客的观察中,记者发现,大部分乘客都能适应和接受新的进站模式,仅不时有几名老年市民咨询车站工作人员“我正常刷卡就可以了对吧?”“我是不是可以出站了?”等问题。
“可能住在附近的居民感受是最直接的,昨天还是常关的,今天就变成常开了,这也是一个适应的过程。乘客在刷卡或扫码后,闸机屏幕显示出‘请进站/请出站’时,就可以直接通行了。”在采访中,上海地铁浦东大道站多职能队长卢强告诉记者,“在常开门模式下,当乘客未刷卡、扫码或未凭票进出站时,闸机门会自动合拢,阻挡通道,这时候乘客须重新刷卡、扫码或寻求工作人员协助票务处置。”
卢强告诉记者,闸机感应到无效车票或无票通过时,闸门自动合拢并不意味着一次性完全关闭。
“闸门是分两个阶段关闭的。比如我现在站在这里,第一阶段闸门合拢只会合上45度,也就是关一半,起到阻挡作用,这时就是提示乘客可能是无效票或者是无票通过。”卢强一边演示一边说道,“这也是一个缓冲,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夹伤乘客。”
在“闸机常开门”模式下,当乘客遇到排队进出站的情形时,前面的乘客通过后,后面的乘客无须等待闸门关闭后再刷卡或扫码,而是可以直接刷卡或扫码通行。从国际上看,法国里尔、日本东京等城市,实行的都是闸机常开模式,在进出站高峰时期,有效提升了通行效率和秩序。
“可能对于单独一位乘客来说,只节省了一秒钟,但在早晚高峰排队进出站时,能减少乘客在闸机处等待扇门开闭动作的时间,也为后面的乘客节省排队时间,提高整个车站的通行效率。”卢强说道。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