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天平守沪

第五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揭晓

在法治建设道路上书写青春答卷

李佩颖

本文字数:2581

贾宇和第五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合影

  □  李佩颖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全市法院青年干警中进一步弘扬邹碧华精神,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青年干警“学思想  强作风  建新功”,7月24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展第五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揭晓暨风采展示活动。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贾宇,上海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马雅璇,上海市市级机关党工委副书记李忠兴,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兼职副书记钟天使出席活动。

  全市三级法院23位青年干警精彩的风采展示后,现场揭晓了第五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和上海法院“十佳青年”提名。

  上海法院“十佳青年”展示活动始于2016年,每两年一届,以邹碧华精神为价值引领,以“奋斗为本,追求卓越”为精神内核,旨在选树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成绩突出的青年干警,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集中展现新时代上海法院青年干警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活动现场特别邀请了往届“十佳青年”代表倾情演绎音乐诗朗诵。

  贾宇对本次“十佳青年”揭晓暨风采展示活动表示充分肯定,向获评“十佳青年”和“十佳青年”提名的同志表示热烈祝贺。

  贾宇指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围绕“政治建设引领、司法质效为本、数字改革赋能”工作主线,从党的事业和人民司法事业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为青年干警施展才华、增长才干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并对全市法院广大青年干警提出三点期望:

  要立言立行立志,坚决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传承和弘扬邹碧华精神,把对党的忠诚和干事创业的决心转化为公正司法的能力和业绩。

  要善学善思善为,切实扛起司法服务保障大局的重任担当,努力成为思维眼界、干事本领与新时代司法工作相匹配的高素质青年人才。

  要勇于创新突破,展现法院青年敢闯敢拼的精神气魄,以青年的创新活力推动上海法院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部分上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特邀咨询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院领导、局级干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全市基层法院院长,全市法院政治部主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合作院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单位团组织负责人,上海市律师协会,部分媒体代表和全市法院青年代表参加。

  代表委员点评>>>

  杨昕巍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上海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级导演、编剧、制作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这次风采展示的青年干警来自五湖四海,这体现了上海和上海法院系统的人才开放性、包容性。他们的专业、知识、生活内容有着强烈的青春与时代特色,且富有进取精神,代表着上海法院青年干警群体的整体风貌。他们法律公正意识强烈,为民执法观念扎实,在得民心、价值观导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多赢效应。

  陶峥

  上海市人大代表,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

  此次活动充分彰显上海法院青年昂扬饱满的精神面貌,他们初心如磐、深耕基层、作风扎实、专业过硬,对待司法案件如绣花针般缜密,破解司法难题积极创新,将“工匠精神”很好地融入法院的日常工作中,生动展现青年干警的信念和能力。期待上海法院青年干警永葆这份执着,以奋斗为笔,用科技赋能,在追逐公平正义的法治道路上精益求精,书写更精彩的青春答卷。

  王仁维

  上海市政协委员、解放日报社上观城事频道总监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活动现场,一群闪闪发光的新时代法院青年感染了我。他们有的在堆案盈几间抽丝剥茧,有的在数字蓝海里奋勇争先,还有的在护航营商中勇毅前行……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公正司法的严谨专业,也看到为民解忧的热血情怀。希望上海法院的青年能继续不忘初心、坚定信念,为上海的城市发展、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于改之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廉政与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当代上海法院青年干警的专业素养与精神风貌,更深刻诠释了司法人才队伍建设的时代价值,是信念与能力的生动展现。各位优秀青年干警初心如磐、专业过硬、作风扎实,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彰显了上海法院青年干警昂扬饱满的精神面貌。期待上海法院青年干警以青春之笔,续写司法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篇章。

  岑峨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

  今天的活动,是弘扬我国优秀法治文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法治宣传活动。各位青年干警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坚定的法治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展现了新时代法院青年的风采。这份风采背后,折射出法学教育与法治实践相互滋养的力量。近年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国内优秀法学院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探索加强法学教育者、研究者与法治实务工作者的交流,正是为了让这种“滋养”更深厚、更持续。期待法学院校与法治实务部门继续携手,进一步推动法学教育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筑牢根基、贡献力量。

  李传轩

  复旦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授,博导

  今天的活动,让我们充分领略了上海法院系统优秀青年干警们勇担时代使命、书写青春华章的亮丽风采。他们满怀对司法事业的热爱,坚持司法为民信念,坚守法律正义追求,淬炼司法专业素能,探索司法改革创新,在各自领域和岗位上取得了突出成绩,为上海乃至全国法治事业改革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正是他们的热血青春,让我们国家的法治事业生机勃发、大步向前;期待更多的他们,一起谱写法治中国建设的壮美诗篇。

  第五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

  (按法院系统排序)

  韩文江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熊  燕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李思润  上海海事法院

  葛  翔  上海金融法院

  张乾俊夫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

  陈  帅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

  胡  双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

  张隽子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

  及小同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盛  利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

  倪圣哲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

  第五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提名

  (按法院系统排序)

  田  密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陈瑶瑶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刘嘉洛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李旭颖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

  阮彦宁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

  钱  莹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

  倪晓琳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

  林  彬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

  胡鹤飞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

  王梦亚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

  曹彩雲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

  宋廷津  上海铁路运输法院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天平守沪 B02在法治建设道路上书写青春答卷 李佩颖2025-08-01 2 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