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说案

一次按摩放松竟引发下肢血栓

浦东法院调解一起健康权纠纷

陈颖婷

本文字数:973

  □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邓女士下班后到养生馆按摩放松,没想到一次看似寻常的“小腿拨筋”竟引发血栓,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日前,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调解了一起因按摩引发的健康权纠纷。

  因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邓女士希望通过按摩缓解腿部疲劳。2024年8月,邓女士来到一家养生馆进行“小腿拨筋”按摩服务。理疗过程中,邓女士感到左腿疼痛,便告知按摩师,但按摩师称这是正常现象,便继续按摩直至结束。

  当晚,邓女士的左腿和左脚出现明显肿胀、剧痛症状,她向门店工作人员反映情况,对方依然称是正常现象,建议抬高腿部。邓女士照做后,症状依旧未改善,甚至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持续加重。随后,邓女士前往医院就诊,被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接受手术治疗,并自行承担医疗费2万余元。医生还告知邓女士,其后续治疗期可能长达3年。

  此后,邓女士多次与门店协商赔偿事宜无果。邓女士向浦东法院提起诉讼,以养生馆侵犯了自己的生命健康权为由,要求经营该养生馆的公司及分公司赔偿其医疗费、营养费、误工费等多项经济损失和维权开支共计7万余元。

  两被告辩称,“小腿拨筋”有助于加快下肢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反而有助于降低上述病症的发生风险。邓女士的病症可能与个人习惯、体质及既往病史相关,不能仅凭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证明因果关系,因此不应承担责任。

  法院在审理中查明,邓女士曾有颅内静脉窦血栓病史,事发前已痊愈,而被告门店无相关特殊经营许可,其按摩工作人员也无执业资质。同时,在理疗前,养生馆未主动询问邓女士的健康状况或病史,邓女士也未主动提供相关信息。

  最终,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由两被告共同支付邓女士医疗及维权合理开支共计3.4万元。

  【法官说法】

  浦东法院六里法庭法官冯婧表示,随着年轻人对健康管理需求的日益重视,养生按摩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青睐,与之相关的法律纠纷也逐渐显现。

  冯婧指出,养生场馆在提供服务前,应先取得相应资质,并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例如,主动询问消费者健康状况、明确禁忌人群,限制高强度技法使用、完善“叫停”机制,产生不适及时劝导就医、防止损害扩大等,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得到最大程度保障。而消费者自身也应尽到审慎注意义务,前往有资质的按摩场所接受按摩,并积极主动告知自身相关基础疾病、病史,对按摩中的过度疼痛等异常情况立即叫停,及时就医,守护好健康底线。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说案 A07一次按摩放松竟引发下肢血栓 陈颖婷2025-08-08 2 2025年08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