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近日,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制定并正式实施《上海市居委会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标志着本市在系统性提升基层治理能级、锻造过硬居村干部队伍方面迈出关键一步。记者注意到,《三年行动计划》包括11项重点举措,包括构建“全域覆盖、重点多访、特情必访”的分类走访体系、深化楼组自治、开设“小事快办”专窗、开展社区物业专项治理行动等。
《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旨在通过三年努力,全面增强居委会联系服务群众、组织动员和解决问题三大核心能力,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实现质的跃升与格局重塑,解决基层治理中“小马拉大车”难题。
记者注意到,《三年行动计划》指导居村干部灵活运用“线上+线下”、“错峰入户”等方式,构建“全域覆盖、重点多访、特情必访”的分类走访体系。确保每户家庭每年至少一次主动联系,对特殊群体加大关怀频次与精准度,主动介入帮扶。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积极倡导“近邻”文化,引导制定“楼组公约”,深化楼组自治基础。推动居民身边事转化为“社区议题”,善用“三会”制度强化民主协商。通过集中换届选优配强队伍、提高工作者属地化率,并积极引导“小个专”及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盘活围墙内外资源破解停车难等顽疾。
此外还提出要开设“小事快办”专窗,打造短平快、全链条、智慧化的问题“发现—处置—反馈”闭环,力促“身边小事不出社区”。同步启动物业治理攻坚,推动业委会规范运作,提升服务透明度与市场化意识。完善社区应急动员机制,聚焦防汛防台、消防安全,加强预案演练与隐患整治。
市委社会工作部强调,提升基层治理能级,核心在于夯实居村干部“认得了人、进得了门”的基本功,锤炼“说得上话、办得成事”的真本领,强化居村党组织“带得了队伍、聚得了人心”的引领力。
下一步,市委社会工作部将全面推进《三年行动计划》落地生根,扎实做好“四百”走访、联合接待、楼组自治等基础工作,聚力破解物业治理等突出难题,最终实现“有事找居村”、“小事不出社区”的暖心善治目标。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