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许泽茜
本报讯 装修噪音扰邻?粉尘飘散影响生活?老房子翻新一不小心就动了文物筋骨?在黄浦区,这些看似平常的装修问题,却牵动着大气环境、城市绿意和历史文脉的保护。今天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恰逢“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黄浦区人民检察院立足区域实际,落地民生,聚焦市民身边因装修引发的生态治理痛点,以检察公益诉讼精准发力,织密立体生态保护网。
田子坊是弄堂风情与国际时尚交织的“城市会客厅”,看着景区内人流如织的景象,不少商户开始换门头、改布局,装修得热火朝天,可伴随拆墙凿壁而来的,却是四处飘散的扬尘。
公益检察室发现线索后,迅速介入。通过调查,检察官了解到,该区域业态更新快、商户换手率高,因此装修需求旺盛。但若管理不到位,产生的扬尘不仅影响环境质量,更与田子坊作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形象定位产生直接矛盾。
在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职后,检察官着眼源头治理,提出了系统性建议:加强事前监管和指导,充分利用室内装饰装修备案制度,对存在扬尘高发作业的商户,同步要求在装修方案中提交防尘措施,并明确施工时段;强化现场管控和巡查,对未按方案采取降尘措施的,及时督促整改;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商户微信群推送、设置环保宣传栏等,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普及防尘设备使用等实操知识;调研需求,纾困解忧,根据商户普遍需求,探索类“供给+监管”的服务前移手段。
随后,管理主体高度重视并积极落实相关建议,有效破解了“反复装修、反复污染”的难题,也优化了营商环境。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