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城事

上海生态环境领域今年免罚超千万元

将探索对企实施“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模式

季张颖

本文字数:790

  □  首席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已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145件,累计免罚金额1081.69万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今年,上海将进一步优化监管方式,探索对排污单位实施“信用+风险”分级分类评价和差异化监管。

  据市生态环境局法规处处长何赟介绍,目前,市生态环境局对环境影响小、环境风险可控的46个项目类别实施豁免环评,环评全程通过“一网通办”实行“不见面”审批,企业提交的材料从改革前11项压减至目前的4项,环评审批时间缩短至法定时限的一半。

  在推行免罚措施方面,上海生态环境领域实施“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和“首违不罚”政策,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已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145件,累计免罚金额1081.69万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营造了更加公平、包容的监管环境。

  据悉,就在近期,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领域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在巩固以往惠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为企服务,提升企业感受度,深化制度改革和服务举措。

  何赟表示:“在优化监管方式上,我们对4.8万家排污单位通过信用评价体系先分级,在信用评价分级基础上,再综合考虑检查对象环境管理属性实行检查对象分类,通过叠加信用评级分级和监管属性分类情况,把检查对象分成ABCD四个监管等级,实行差异化监管与执法。”

  何赟坦言,在为企业减负的同时,也实现了监管增效。“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计划检查数5581家企业,比去年减少15.6%;1至7月实际检查12354户次,同比减少36.6%,但问题发现率为30.7%,同比提高8.7%,可见检查虽然少了,但问题发现更精准了。”

  此外,为弘扬生态文化,进一步推进美丽中国全民行动,上海还推出首批11条生态研学路线,将各类环境教育基地、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连点成线,组织青少年等群体开展生态研学活动。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城事 A04上海生态环境领域今年免罚超千万元 季张颖2025-08-18 2 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