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改编自作家陈玙经典小说的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近日在全国多个城市巡演。该剧以动人心魄的原创故事与极具张力的舞台叙事,重现了1934年伪满统治下哈尔滨暗流涌动的抗战风云,展现了党的隐蔽战线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对敌激战,彰显了中华儿女为维护国家安全不惧牺牲、前赴后继的钢铁意志。
历史回忆舞台再映
1934年的哈尔滨,暗夜无光、气氛萧索,日伪当局一方面笼络民心,维护地方稳定,一方面疯狂抓捕、屠杀共产党人及抗日力量,进行血腥镇压。
剧中,哈尔滨第一中学教师王一民,以儒雅的教书先生职业,掩护自己作为中共地下组织“反日救国会”成员的真实身份,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秘密开展抗日活动。他化身刺客“夜幕”刺杀了关东军大佐、伪满洲国参事官等,日本高官要员对“夜幕”忧惧万分,哈尔滨警察厅更是开出一颗人头三万大洋的悬赏捉拿价码。
随着副校长日本人玉旨一郎的到来,王一民的对敌工作陷入重重迷雾之中。但当玉旨一郎渐渐发现王一民的真实身份,热爱和平的他逐渐被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所打动。最终,在玉旨一郎的帮助下,暴露身份的王一民智勇脱身。
冰城暗战真人真相
拉开这段被冰雪封存的历史帷幕,走进隐蔽战线默默守护的惊险时分,感受冰城血脉沸腾的家国情怀。夜幕下的哈尔滨,确有其事,确有其人。
九一八事变前,面对日本在东北的侵略蚕食,中共中央指示隐蔽战线派出重要力量奔赴东北,加强情报工作建设和对日地下斗争,获取了大量有关东北、华北的重要机密,详细掌握了东北地区日军动态。特别是我地下党通过侦查发现日军正在谋划大型军事活动并即刻向党中央汇报,提前一个月预警九一八事变,获知情况的中共中央及时做好了战斗准备。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号召并领导爱国军民,同日本侵略者展开坚决斗争,在东北建立抗日武装力量,开展局部抗战;同时在沦陷区广泛建立地下党组织,在隐蔽战场与日本斗争,成为东北抗日的中坚力量。
主人公王一民的原型,正是在哈尔滨做过多年地下工作的李维民。1932年,李维民任中共吉林特支书记。他曾受杨靖宇委派,往返哈尔滨为中共满洲省委传递文件。后来,由于叛徒出卖,李维民被迫化装成铁路工人北上哈尔滨,投入艰苦卓绝的地下工作。这期间,他的化名就是王一民,从此这位革命前辈与哈尔滨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他曾参与党的隐蔽战线情报保卫工作。抗战胜利后,李维民参与开展锄奸反特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鞍山市副市长、市长,辽宁省第三届政协副主席。
信仰之光穿越时空
“如果你见过尸横遍野的战场,流淌成河的鲜血,就会明白我的坚持和信仰。”这是王一民对玉旨一郎发出的呐喊,也是一大批奋战在东北抗日一线的无名英雄的写照。他们视死如归、深入龙潭,与敌人斗智斗勇,用热血和忠诚织起了隐蔽战线牢固的密网,点燃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希望。
剧中,地下党员借老王麻子膏药店交接情报、在北市场杂耍摊传递密件、小吃铺老板为王一民开启珍藏的红酒……从知识分子到车夫小贩,每个普通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点燃星星之火,用信仰和无畏为抗日战争胜利贡献力量。夜幕已落,精神永存,隐蔽战线代代相传的信仰之光永不熄灭。
新时代国家安全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赓续党的隐蔽战线的红色血脉,在神秘、神奇、神圣的光荣战线上,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护航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首页



放大
上一版